金铲铲之战北阵容_金铲铲北伐是什么

tamoadmin 游戏交流 2024-07-14 0
  1. 《明朝那些事儿》讲的是什么?
  2. 请把曹操一生的战绩胜与败告诉我,他说的破黄金,禽吕布,灭袁术,破袁绍时间顺序都是对的么?
  3. 岳飞与南宋其他将帅的比较,南宋初年著名将领之简介
  4. 宋史 岳飞传 译文
  5.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6.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佞臣是指奸邪谄媚、祸害国家、不忠于君主、弄权施诈误国的奸佞臣子。

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诗句中的佞臣指的是南宋的秦桧,他勾结党羽,专横权势,力主投降,为了自己的权利铲除异己,以莫须有的罪名岳飞及其子岳云等抗金名将,史书中记载的佞臣贼子往往为后世唾弃与佞臣相对的是忠臣,这类臣子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关心家国。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是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之一。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主力,但秦桧却一心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遭受秦桧等佞臣的诬陷其“谋反”被关金临安大理寺,岳飞同其子岳云和部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

《明朝那些事儿》讲的是什么

南京的莫愁湖和玄武湖,风景都很优美,但是相比之下还是玄武湖的 历史 更悠久一些。

金铲铲之战北阵容_金铲铲北伐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玄武湖的人文 历史 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10年,传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此时的湖泊更名为秣陵湖。

东汉建安末年,诸葛亮出使江东路过南京,作出“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风水评价,玄武湖在六朝时面积比如今大,而且直接与长江相通,湖中可以成为水军训练场所。

汉末时期,因秣陵都尉蒋子文葬于湖畔。

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改名“蒋陵湖”,并引水入宫苑后湖,因为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太初宫之北,故又名“后湖”、“北湖”。

东晋到南朝时期,玄武湖先后有过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称,玄武湖进入 历史 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六朝时期,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又由于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又称玄武湖。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园。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严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

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

隋唐时期,南京不再作为首都,玄武湖被冷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不少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牧、韦庄、李商隐等,面对玄武湖地位的沧桑巨变感慨。

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以致南唐大臣冯谧贪恋湖中“名目胜境,掩映如画”,而向皇帝提出将湖赠给他为私园的请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罢。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江宁府尹王安石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奏准宋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严重影响了南京城内的排水。

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和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的两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出现。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明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把城墙建到了玄武湖南岸、西岸一侧,使玄武湖与主城区及覆舟山、鸡笼山之间多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彻底改变了六朝以来南京城市北部山水相连的视觉景观,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此前与长江的连通,使玄武湖的水面进一步缩小,湖面仅及六朝时期的三分之一。同时在紫金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门一座,又在太平门外建“太平堤”(现成为龙蟠路一段),并将玄武湖紧贴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为“中湖”(现“中湖”遗迹还保存于白马公园内),从而彻底把原先连绵一片的钟山—玄武湖区域人为分成两地,改变了此前这一地区千万年以来的山水格局。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贮存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田亩档案的黄册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相当于如今的中央档案馆),禁止民众入内。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与外界隔绝了二百六十多年。

清朝时期,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玄武湖为元武湖。康熙、乾隆南巡时均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清同治以后,元武湖有了一些园林建筑,其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并增建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后清大臣左宗棠还修筑了连通孤凄埂与梁洲的长堤,解决了游元武湖“必自太平门出,令舟而行”的不方便状况。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随着西风东渐,面向市民开放的近代“公园”在中国出现,公益性的“园林”概念进入中国,促使过去封闭和独占式的园林、私家园林等向公园形态转变。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将湖泊辟为“五洲公园”对外开放,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决定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开辟城门。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调走,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丰润门(今玄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 历史 意义上的公园。后来陆陆续续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民国初期,玄武湖沿袭清代名称“元武湖公园”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处,玄武湖管理处主要职责是管理园区内的绿化,同时兼管全市的园林绿化。湖产则由私人承租,管理处只负责收取租金。每年冬季,承租人出于私利,常竭泽而渔,导致玄武湖淤泥日增,芦苇丛生。管理处多次派湖警劝阻、制止皆无济于事。针对此举,管理处孙绅铭上书省,要求发文给予制止。

1925年8月7日,江苏省郑谦签署布告,指出:“……玄武湖为南京名胜区,东枕钟山,西噬神策,风景优美,冠绝东南。年来湖身淤塞,芦苇丛生,自应归复旧时水深度,以保胜景……自示之日,湖水深度应常保七尺以上,冬季放水,亦须蓄水四尺,尚有贪图小利,竭泽而渔等项情事,一经查实,即当饬提,以严法办,决不宽贷……”郑谦签署的布告,有力地遏制上述现象,保障了玄武湖的湖民利益和水产业的发展。

1927年4月18日,国民定都南京。6月1日,成立南京市。同年,玄武湖成立“玄武湖管理局”,管理湖内及全市园林绿化。

1928年5月,国民市决议成立“布臵玄武湖景委员会”,由原市工务局建设课课长徐策,担任玄武湖管理局主任,要求把玄武湖建成现代式的“桃花源”。同年6月,市撤消了群利公司的玄武湖水产承租权,改由玄武湖管理局经营,彻底杜绝了冬季竭泽而渔的现象,使玄武湖水的深度和清晰度得以恢复。布臵湖景委员会对园区内的建筑重新修葺,铲除蔓草,增设路灯,修建水池,添臵座椅,铺设道路。市并令财政部拨款二千元,在老洲(梁洲)建一所花卉温室,培植名贵花卉。整治后的玄武湖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使得当时的玄武湖“游人如织,高楼门道上,冠盖相望,玄武门边,途为之塞。” (《市政公报》十六期)。

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期,国民对玄武湖的建设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 社会 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28年9月,改园名为“五洲公园”。

1933年,中央**摄制片厂把风光旖旎的玄武湖作为重要摄影基地,并把欧洲(今樱洲)、亚洲(今环洲)作为外景地,利用玄武湖独有的湖光山色,拍摄出当时最新式的有声**。

1934年4月,重改“五洲公园”为“玄武湖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花卉品种增多,一批建筑如玄武厅、诺那塔、 凇沪抗战纪念塔等先后落成。同年12月,该厂第一部纪录片《农人之春》在玄武湖摄制完成,并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农村影片展竞赛。影片中很多镜头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湖民的生活状况,影片播出后,一致获得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农人之春》在本次参赛中名列第三,并获得优等奖。抗战期间,该厂还拍摄了许多抗日救亡的宣传片,为后人研究抗日战争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 历史 资料。

1936年2月,日本驻华领事从东京购得2500株樱花,“赠送”给南京市。这些标志着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国花,运抵南京后,遍植于市内各大公园和公共游览区,并铲除该地区所有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梅花。其中120株分别植于梁洲和翠洲。据战后园林管理处统计,汪伪时期“植梅地区,不如樱花面积千分之一。”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迁都重庆,汪精卫相继在南京成立伪国民,玄武湖成了汪伪接待“友邦”军政要人的重要场所。侵略者可以肆意在园区内从事一切活动,日军不顾公园游人众多,时常在园内练兵,驰马纵横,臵游人生命于不顾。虽经市园林管理处处长苏荣轩请求南京防空司令部予以制止,但最终收效不大。侵略者还在玄武门左侧修筑了一座堡垒,并架设机枪,对过往行人都要搜身检查。在日军统治下的南京,汪伪一点***都没有,就连玄武湖闭闸蓄水,也得与日本特务机关协商。

1939年,日军驻考试院(现市大院)部队,以玄武湖管理处关闸有碍部队用水为由,强令管理处开闸放水,并于闸旁臵一标牌,禁止关闸。致使玄武湖水日渐枯竭,湖中水产和游船均受严重影响。后经高冠吾多次与日本驻军协商,才同意“每周一、四开闸两次,以资湖水调节。”

1940年10月13日,日本驻华使馆在翠洲举行“日、德、意三国同盟庆祝会”。当日,玄武湖停止一切活动,除与会者持有特殊证件外,任何游人及车辆均不得入园,湖面船只一律停靠岸边。会场外,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岗哨林立。玄武湖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人虽有怨言,但在那种国破山河碎的年代,只有将国耻铭记心中,有待雪耻之日。

1942年11月,日本侵略者厚颜***地在翠洲举办了“大东亚战争博览会”,宣扬二战以来的“战果”,展出了偷袭珍珠港、侵占缅甸的电动模型。大汉奸卖国贼汪精卫应日本大使、派遣军总司令的邀请参观了该展览。但这种“长他人之气”的展览,自开展以来便遭到国人的***。日本为了吸引观众,又在展区内增加了沐猴而冠、狗做算术之类的动物表演。尽管如此,但稍有爱国之心的人士也不涉足于此。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击阶段。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蒋介石还都南京,玄武湖再次成为***中央和南京市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

莫愁湖最早形成于六朝时期,长江沿南京城西侧流过,与秦淮河汇合于石头城下,莫愁湖是长江的一部分,后长江改道北移,留下大片淤积地与一系列沼泽、池塘与湖泊。

南唐时期,时称横塘,因其依傍石头城,故亦称石城湖。

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南宋以前,莫愁湖所在的位置,正是长江中的白鹭洲。

明朝初年,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对弈于胜棋楼,诏以为“汤沐邑”,并赐予徐达。

明中叶,莫愁湖为徐达后裔、魏国公徐氏别业。其园枕湖带山,极具眺望之致,有“四美堂”、“胜棋楼”等亭阁楼榭,成为金陵名园之一。王世贞誉之为“故都之第一胜地”。状元朱之蕃在其所拟“金陵四十景”中,将莫愁湖以“莫愁旷览”列为“金陵第一名胜”。明亡后,莫愁湖一度衰败、楼阁倾颓,厅榭坍塌。

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宁知府李尧栋自捐俸银复建郁金堂、苏合厢,辟建湖心亭。楼台间,湖沼畔,杂植花柳,斯湖复又盛隆,并以“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郑板桥赞叹其景日:“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莫愁湖之建筑及花树皆毁于战火。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曾国藩修复湖心亭、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光华亭等,并广植花柳及莲荷、荷花,成为莫愁湖又一景观。

民国元年(1912年),粤军挥师北伐成功后,为纪念牺牲的将士,将61位阵亡将士遗骸运回南京,安葬于莫愁湖南岸。

民国三年(1914年),巡按韩国钧拨官钱修葺楼台,并于湖西南隅拓地筑亭,带以小池,编茅引泉,景观尤佳。

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14日,南京特别市市公园管理处接管莫愁湖,并辟为公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修。

1951年,南京市人民将莫愁湖列为“第一区人民公园”。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玄武湖和莫愁湖 是位于南京城区的湖泊,是古今中外著名的 旅游 景区。具有悠久的 历史 。 玄武湖 已有 2300年的 历史 ,古名后湖,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早只是一块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三国时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称为玄武湖。 莫愁湖古名石城湖, 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 历史 和丰富人文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玄武湖和莫愁湖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 历史 的沧桑。 玄武湖玄武湖 历史 上曾两度遭到浩劫,一次发生在隋文帝时,。隋文帝灭了南陈之后,曾下令夷平南京城,玄武湖首度消失了两百多年。另一次则发生宋代,江宁府尹王安石,推行“废湖还田”,因而南京城遇雨成灾。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扩张了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成为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湖面仅及六朝时的1/3,且在中洲(梁洲)建黄册库,作为明朝贮藏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的库房禁地。1911年,玄武湖被辟为公园,后又开玄武门,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才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莫愁湖 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名为莫愁湖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河洛阳女子莫愁,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她不但聪颖美丽,还是个才女。会诗文,且桑、养蚕、纺织、刺绣样样拿的起来。 还和父亲学了一手药治病的本领。十五岁那年,父亲在药途中不幸坠崖身亡,莫愁卖身葬父。当时有个卢员外在洛阳做生意,见莫愁纯朴美丽,很同情她,便帮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后事后,带她回南京,成了员外的儿媳。 莫愁婚后和丈夫恩恩爱爱,第二年生了儿子。虽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时常想念家乡,怀念父亲,只有帮助穷人治病时才感觉快慰露出笑容。穷人们时常说:我们有了病啊痛啊的,就见了莫愁,因此莫愁女的名字就传开了。梁武帝便服来到卢员外家赏花时,见到牡丹花交错如锦,夺目如霞,便问此花何人所栽?卢员外说是儿媳莫愁所栽。当即传莫愁见驾。梁武帝见她花容月貌,不由神魂颠倒。回宫后,寝食难安,于是施毒计害死了卢公子,传旨要莫愁女进宫为妃。莫愁得知,悲愤交加,投石城湖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她,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梁武帝闻讯,自感愧疚,写下了《河中水之歌》,并在她的赏荷厅的莲花池内,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汉白玉塑像,为南京标志性景点之一。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莫愁湖畔赐给给了开国功臣徐达。成为金陵名园之一。清朝乾隆年间,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沿湖修筑"郁金堂"等楼台十余座;咸丰年间,建筑及花树毁于战火;清朝同治十年(,又重建莫愁湖,湖景恢复旧观。1929年,莫愁湖扩大建立了公园。成为南京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4月23日人民***占领南京。从此,玄武湖和莫愁湖成为人民的乐园。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园林湖泊,也是中国仅存的江南园林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莫愁湖位于南京市西侧, 如今是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外秦淮河西侧,景区总面积0.511平方千米,其中湖面面积0.323平方千米,陆地面积0.187平方千米,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 [1] 六朝时期,长江南岸线北移,莫愁湖形成。南唐时期,时称横塘,因其依傍石头城,亦称石城湖。明朝初年,莫愁湖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明朝中叶,莫愁湖为徐达后裔、魏国公徐氏别业,成为金陵名园之一。清朝乾隆年间,莫愁湖进行大规模整治,沿湖修筑“郁金堂”等楼台十余座;咸丰年间,建筑及花树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建莫愁湖,湖景渐复旧观。民国十八年(1929年),莫愁湖被辟为公园。 [1] 莫愁湖属于浅水湖泊,由长江、秦淮河冲积平原的低洼处积水而成,原是秦淮河入江口河槽,因泥沙淤积而成湖。南北长约680米,东西宽约770米,湖面标高4米,主要功能为景观水域和非直接接触的 用水,已无调蓄能力。 [2] 莫愁湖景区内有莫愁女故居、郁金堂、苏合厢、胜棋楼、华严庵、莫愁水院、棋文馆、粤军阵亡将士墓、抱月楼、海棠精品园、中日友好鸢尾园等主要景观。 [1] 2019年12月,南京市莫愁湖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玄武”这两个字的意义指的是“北方之神”,“玄武湖”和“北湖”这两个名词没有多大的差别。“玄武”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四神之一,它的具体形象是龟与蛇的复合体,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共同代表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中玄武湖实际上就是北湖的意思。

所以论 历史 悠久性跟观赏性可以说两个湖泊各有千秋,两个湖泊像是两条璀璨的钻石项链镶嵌在南京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与梧桐树一样是南京人的骄傲。

请把曹操一生的战绩胜与败告诉我,他说的破黄金,禽吕布,灭袁术,破袁绍时间顺序都是对的么?

第一部: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第二部:

内容自永乐帝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著《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帝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

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在土木堡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这一系列的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第三部:

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

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怀天下力争求良。但随着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各种荒诞事情层出不穷,大明帝国岌岌可危……

第四部: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

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作者也详细地讲述了戚继光抗倭寇的事迹。

第五部: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

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第六部: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

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

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努尔哈赤部落除外),成为一代枭雄,但却因努尔哈赤讨好他,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结局

对整个明朝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

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台。大明的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

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

扩展资料:

整部书都在讲权力斗争的事,皇帝与大臣的斗争,大臣与太监的斗争,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皇帝走了一个,又换一个,大臣也总会很快有人接手,继续做着相同的事。

在这个权力的构架里,一个又一个的别具一格的皇帝,掌管着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如朱元璋为了皇权永固,本着凡事要么不做,要不做绝的方针,一个个的将开国功臣玩死。

读书之后,会对朱元璋心服口服,这个人夺取天下真不是偶然的,朱元璋和其他开国皇帝一样,既是一个很会打仗的军事将领,又是一个会治国的政治家。

为了长远利益很能忍耐,为了废除丞相制度,纵容但是的宰相胡惟庸犯案,最终将权力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所以即使后面权臣的权力再大,太监再怎么擅权,还是皇帝最大。

自从朱棣设立了内阁之后,内阁首府就像以前的宰相,这个百官之首,是所有当官的人的最高追求,位极人臣,治理国家,能坐上这个位置的都不是泛泛之辈,之所以明朝那几个昏庸皇帝在位时,国家机器还能照常运作,就是因为还有个干实事的内阁在撑着,能进内阁的人也都是经过层层磨练后才光荣入选的。

这使得内阁很少有混饭的,才出了杨廷和、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等,一个又一个治世的能臣,也才使得明朝统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另一个权力的分配者就是太监。

最开始分给太监权力的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为了制衡大臣,就开始让太监学习文化,然后让他们代替自己批改大臣送来的奏章,这个好皇帝没想到这个开端最终断送了大明朝。

对皇帝来说这些太监不坏,因为就是明朝那些出了名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很听皇帝的话,所以就算皇帝知道他们***纳贿也包庇他们,因为太监是皇帝对内阁的一种手段。

历史是一个舞台,是一个争夺权力的游戏,各个演员为了相同的目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组成了这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古人为了留名于世,各色牛人纷纷加入了这个权利斗争的行列中,历史只会记住那些演绎历史进程的人,而决定历史进程的人则是那些掌握权利的人,普通的贫民注定了淹没于历史的洪流当中,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有本事有能力的人都参与到了权利的争斗当中,他们的故事,成了历史的故事,他们的智慧成了历史的智慧。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当时各色精英上演着一幕幕的精彩画面,这当中有喜欢的人,都敬畏的人,还有讨厌的人,懦弱的人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找到勇气,愚笨的人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学到智慧,他们的生活百态已经结束,我们的生活故事还在继续。

变得只是演员,内容都不会差的太多,我们故事也会成为历史,读史明智,此言不虚,读吧才心虚的说一句,“小子,要学的还多着呢”。

这部书之所以如此好看,是因为作者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讲古人的故事,作者对明朝的历史了如指掌,信手捏来,最要的是作者不光知道了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对每个角色的性格、品德、能力都一清二楚,对故事中的每个重要人物都做了全面的分析。

于谦的刚正不阿、尽职尽责,王振的求权心切,放下自尊直走捷径,小人得志后狂妄自大,读过后那才子佳人,不畏强权的忠义之士,都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站在了你的面前,这是一本人情味十足的书。

作者还对明朝出现极具创造性,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做了深度的剖析,如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作者将其一生现象在我们面前,对他的学术做了解读,对他的一生做了肯定。

总之,在帝王朝下,权力争斗的主题下,各个牛人演员的表演下,组成了这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自己尽最大努力尊重历史,但是永远没有百分百真实的历史,只有百分百的历史故事,这本是让你读着不会觉得枯燥的历史故事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明朝那些事儿》

岳飞与南宋其他将帅的比较,南宋初年著名将领之简介

[公元191年] (初平二年) 曹操引兵于东郡,大胜黑山贼白绕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公元192年] (初平三年) 春,曹操剿灭黑山贼和匈奴于夫罗部。鲍信等人至东郡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进兵攻打黄巾于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之东。 冬,曹操收黄巾军降卒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袁绍袁术兄弟不合,公孙瓒协助袁术,命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曹操与袁绍合力攻打三路军马,获全胜。

[公元193年] (初平四年)春,曹操屡胜袁术,袁术败走淮北,至夏,曹操还军定陶。 秋,曹操军征讨陶谦,连续攻下十多座城池,陶谦守城不敢出战。

[公元194年] (兴平元年) 春,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曹操欲报杀父之仇。 夏,曹军进攻徐州,纵军数万人,攻拔襄贲(今江苏省涟水县)。吕布与张邈、陈宫等攻打曹操,曹军调头与吕布大战,不敌吕布骑兵,惨败,曹操被烧伤。曹军与吕布军对峙百日余,吕布军粮尽退兵。 九月,曹操回军鄄城。十月,曹操军至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当年蝗灾频乱,军粮奇缺。

[公元195年] (兴平二年) 春,曹军袭取定陶。 夏,曹操用伏兵之计大破吕布军,吕布投靠刘备。 八月,曹操军围雍丘(今河南杞县)。 十月,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 十二月,攻破雍丘,张超***,曹操夷张邈三族。后张邈亦被杀,兖州平定,曹军东略陈地(淮阳等处)。

[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 春正月,曹操军攻取武平。 曹操遣曹洪西迎汉献帝,因兵乱未成。 二月,曹操进军讨破汝南、颍川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郡、保曼等,汉献帝拜曹操为建德将军。六月,汉献帝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九月,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曹操迫使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廷军政大权。 十月,曹操征讨杨奉。 曹操让大将军与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曹操开始屯田。 刘备军被吕布打败,曹操收纳刘备。

[公元1年] (建安二年) 春正月,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投降,后又反悔,与曹军交战,曹军战败,曹操中流矢,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 曹操引兵还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后击破张绣军,归还许都。袁术欲称帝,曹操出兵与袁术军交战大胜;后数遭刘表、张绣军侵袭。十一月,曹操亲自南征到宛城,胜刘表军,攻取湖阳、舞阴。 (湖阳、宛亦为今河南湖阳、宛)

[公元198年] (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回军许,初置军师祭酒。(中、前、左、右军师等) 三月,曹操军围张绣于穰(今河南邓县)。五月,刘表遣兵救张绣,曹军前后受敌,于是深夜凿险为地道,过辎重,设奇兵,大破张刘联军。吕布部将高顺打败刘备,九月,曹操亲征吕布。 十月,曹军屠戮彭城(今徐州),围攻下邳(今徐州东)。 曹操用荀攸、郭嘉计策,决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余,下邳城破,曹操处死吕布、陈宫等人,收降臧霸等将。

[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 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今内蒙古临河县),大破眭固等人。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今今河南浚县)。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守官渡。十一月,张绣投降,被封为列侯。 十二月,曹操兵发官渡。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刘备与董承等人密谋,背反曹操,曹军刘岱、王忠部攻打刘备失利。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暗中谋害曹操,失败后被处死。曹军东征刘备,获胜,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收降关羽、俘获刘备家小,返回官渡。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袁绍引兵亲至黎阳。 四月,曹军北救刘延,从荀攸计策,于白马大胜袁绍军,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袁绍军渡河追击曹军,曹操在延津南用辎重诱敌的计策大破袁绍军,斩杀文丑,还军官渡,袁绍军进保阳武,关羽回归刘备阵营。 八月,袁绍曹操联营数十里对峙,袁绍军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也做土山地道相应。孙策乘官渡战局动荡,意欲偷袭许都,未出兵即为刺客所杀。曹操用荀攸计,派徐晃、史涣焚毁袁绍运粮车队。十月,袁绍遣车运粮,派淳于琼等五将领兵万余人护送,宿袁绍营北四十里。袁绍谋臣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粮。曹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袭淳于琼部,士卒皆殊死战,大破袁绍军,斩杀淳于琼等将。袁绍派遣张郃、高览攻打曹操大营,张、高二将闻听淳于琼部被击破,投降了曹操,袁绍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等人仓皇北逃.

[公元201年] (建安六年)</P><P> 五月,袁绍病死。</P><P> 九月,曹操征讨袁绍二子残部,袁谭、袁尚屡败退,固守不出。</P><P>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P><P> 三月,曹军大破袁谭、袁尚军。</P><P> 四月,曹操进军邺(今安阳)。</P><P> 五月,曹军回师许都,留贾信屯黎阳。</P><P> 八月,曹操征讨刘表。袁绍二子相斗,袁谭失利,投靠曹操。</P><P> 十月,曹军复北进,袁尚军挫败。</P><P>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P><P> 二月,曹军攻打邺城。</P><P> 五月,曹操决漳水灌城,城内大半人饿死。</P><P> 七月,曹军大破袁尚援军。</P><P> 八月,邺城告破,曹操斩杀审配,哭祭袁绍,善待袁绍家眷。</P><P> 九月,曹操免去河北赋税一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冀州牧。</P><P> 十二月,曹操进军南皮,整顿地方局势。</P><P>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P><P> 正月,曹操军大破袁谭,袁谭战死,曹操平定冀州。<BR> <BR> 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兵卒十余万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P><P> 八月,曹操征讨乌丸。</P><P>

[公元206年] (建安十一年)</P><P> 正月,曹操军围壶关征讨袁绍外甥高干,高干败走,后被杀。</P><P> 八月,曹操军东征海贼管承部,获胜。</P><P>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P><P> 曹操从郭嘉计,北征三郡乌丸。</P><P> 曹军受阻渤海滨,于是率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进军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P><P> 八月,登白狼山,乌桓之战曹操军大胜,斩杀乌桓王蹋顿,胡、汉降军二十多万。</P><P> 九月,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曹操统一北方。</P><P>

[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P><P> 正月,曹操回到邺城,造玄武池操练水军。</P><P> 六月,曹操被封为丞相。</P><P> 七月,曹操南征刘表。</P><P> 八月,刘表病亡,幼子刘琮代位,屯居襄阳,刘备屯居樊城。</P><P> 九月,曹操军到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至夏口,曹操进军江陵。</P><P> 十二月,赤壁大战,曹操军不习水战,且瘟疫盛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军。</P><P>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P><P> 曹操大治水军,巩固自身势力、稳定北方政局,并设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P><P>

[公元210年] (建安十五年)</P><P> 冬,曹操作铜雀台。</P><P>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正月,太原商曜等叛乱,曹操派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张鲁。马超、韩遂举大军叛乱。曹操派曹仁讨伐,马超等人屯居潼关,曹操下令严守不出。</P><P> 七月,曹操西征迎战马超军,派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孤津,据河西为营。曹操自潼关北渡,马超截击曹军,曹操被校尉丁斐用饵敌之计救回。曹操军拒渭口,多设疑兵,暗中用舟载兵入渭,造浮桥,深夜分兵结营于渭南,马超夜里劫营,被曹操伏兵击破。 马超等屯居渭南,向曹操求和,曹操不许。九月,曹操进军渡渭水,离间了马超和韩遂,大胜关西军,马超败走凉州。十月,曹操北征杨秋,围攻安定,杨秋投降。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效仿汉初萧何故事。十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俘虏孙权军都督公孙阳。合并中国的十四州,改为。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七月,曹操开始建魏社稷宗庙。九月,曹操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疏通河道。十月,曹操分魏郡为东西部,设置都尉。十一月,曹操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 正月,夏侯渊与马超、韩遂大战,曹军获胜。 三月,汉献帝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七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夏侯渊平定凉州。十一月,汉皇后伏氏被曹操废黜处死。

[公元215年] (建安二十年)正月,曹操之女被汉献帝封为皇后。 三月,曹操西征张鲁。五月,曹军剿灭氐王窦茂军。七月,曹军兵至阳平,夜袭阳平关,大胜张卫军,张鲁溃逃巴中,曹操军入南郑,收复巴、汉。 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孙权大军。 十一月,张鲁投降,被封为列侯。

[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曹操亲耕藉田。五月,汉献帝进曹操爵为魏王。十月,曹操再度征讨孙权。

[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 二月,曹操进军屯江西郝溪。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曹军逼攻,孙权退走。三月,曹操引军北归。 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帝王出行的车驾、道路)。五月,曹操兴建泮宫。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官帽上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匹马、配置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太子。

宋史 岳飞传 译文

岳飞与南宋其他将帅的比较,简要介绍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

南宋初年,比较著名的将帅主要有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张俊、刘光世。

宗泽、李纲、虞允文等人属于文臣,而非武将。

在南宋初年的诸大将中,张俊比岳飞年长17岁,韩世忠、刘光世比岳飞年长14岁,吴玠比岳飞年长10岁,刘锜比岳飞年长5岁。但是,岳飞后来居上,靠着自己的杰出军事才能和辉煌战功而不断得到提拔重用,不仅军事才能出类拔萃,而且战功和声望也超过了南宋其他将帅。

关于岳飞与宋朝其他抗金将领的比较,著名历史学家、宋史泰斗王曾瑜先生在其所著《岳飞新传》一书中曾有一段精辟透彻、客观全面的论述,现在部分摘录如下:

『为说明岳飞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地位,有必要将岳飞与当时的抗金名将作一番比较。

陆游诗云:“堂堂韩岳两骁将吴玠简介,驾驭可使复中原。”后世提到南宋初抗金名将,也往往韩、岳并称。就坚决抗金的志向而论,韩世忠和岳飞是可以匹配的。若从军事成就而论,则韩世忠不仅次于岳飞,也不及吴玠和刘锜。

吴玠是第一个使金军遭受惨败的南宋将帅,他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然而他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和尚原与仙人关两次大捷,是防御性的战役,而不是进攻性的战役。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以后,川、陕战场大致上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吴玠显然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未能大举出师,克复失地,最后竟以服食丹石、沉湎女色而死。

刘锜原来的地位和声望并不高,顺昌之役,使他一战成名。顺昌之战是防御性的战役,纵观刘锜的军事生涯,也只有此仗打得出色。往后绍兴十一年柘皋之胜和濠州之败,已大不如前。二十年后,金海陵王大举南侵,刘锜败于淮东,军事声誉更是一落千丈。

韩世忠一生最出名的有两仗,一是黄天荡之战,以八千水师堵截金朝大军,一度使完颜兀术(宗弼)相当狼狈,扭转了宋军望风奔溃的颓势,但最后仍以失利告终;二是大仪镇之战,被撰写神道碑的赵雄和往后的史传夸大为“中兴武功第一”,其实不过是伏击金军万夫长聂儿孛堇的前锋部队,杀敌数百的小捷。此后韩世忠率军长期守卫淮东,除曾攻取海州外,屡攻淮阳军不克,在救援濠州时又被战败,无大的战功可言。

在南宋初年的将帅中,如果说吴玠和刘锜是防御型的将帅,岳飞则是进攻型的将帅。

保守、怯弱的宋朝,长期以来形成了消极防守的军事传统,习惯于分兵把守,结果无非是被动挨打。反之,金军在战略上一直居于优势,他们能够集中兵力,统一指挥,并依靠骑兵进行大规模的机动的进攻战。到绍兴年间,尽管宋军素质有了显著提高,非北宋末年可比,而宋金之间在战略指挥上之优劣,却仍无改观。

岳飞比吴玠、刘锜等人高明之处,在于他对宋朝的军事传统有所认识,有所批判,也有所突破。岳飞上奏批评宋高宗和朝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岳飞“常苦诸军难合”,力争自己对诸军的统一指挥。尽管岳飞的战略方针受宋高宗和南宋朝廷的阻难,却仍组织了如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那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并且编练了强大的骑兵,在最有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地形和时节,对抗敌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南宋初年,具备光复故地的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惟有岳飞一人。岳飞组织和训练了一支坚不可摧的岳家军,并且保持了“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严明军纪,这在中国古代实为罕见和难能可贵,成为两宋三百二十年间最得军心和民心的将帅。岳飞重视北方民间抗金义军,提出“连结河朔”的军事思想,发动、联络和支援北方抗金义军,使之与岳家军互相呼应或配合,夹攻金军。这既是先进的军事思想,更是高明的战略部署。岳飞在这方面无疑是受宗泽的熏陶,而其成就却也胜过前人。

在战争史上,不乏好战嗜杀的名将。他们的特点是将战争作为乐趣,草菅人命,动辄盈城,盈野。岳飞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仁心爱物”。岳飞英勇善战,却从未将视为乐趣。“凡出兵,必以广上德为先,歼其渠魁,而释其余党,不妄戮一人”。这不仅表现在岳飞平定吉、虔州叛乱和对杨么叛军的处置上,即使对金军也不例外,“是以信义著敌人不疑,恩结于人心,虽虏人、签军,皆有亲爱愿附之意”。这种“以仁为本”,珍视人命的军事观,即杜甫诗中所谓“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也是十分难得的,是中华军事学上一种值得珍视,并应发扬光大的好传统。

《孙子兵法》是古代一部天才的军事著作,它标志着中国当时军事理论的高度发展,实为盖世无双。然而自此部兵书问世后,尽管中国历代名将辈出,军事理论上却无重大突破和更新。在这种前提下,岳飞反对防守,主张进攻的方针,严明军纪的实践,“连结河朔”的策略以及“以仁为本”的军事观,无疑是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四项重要贡献。

当然,岳飞作为一个战区统帅,非但不能改变南宋小朝廷的避战保守战略,还只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南宋小朝廷的避战保守战略。此外,他在某些具体的军事指挥中,也同样未完全摆脱宋朝军事传统的束缚。对宋军说来,“兵贵神速”多半是句空话,这也不单纯是以步兵为主的缘故。例如建炎四年援楚州,绍兴元年救江州,岳家军因携带家眷,行动迟缓,而贻误战机。在绍兴十年北伐的决战阶段,岳飞似并未乘完颜兀术(宗弼)大军倾巢而出之机,乘虚直入开封府,迫使金人撤退,而掩击其归师,或组织张宪和王贵两军夹击临颍县的金方大军。最后是张宪一军未能在临颍县与敌决战,而王贵一军,则在颍昌府于同日与敌进行以少击众的苦战。如若两军会合,战果肯定会更大。以上评论,也许是今人对岳飞不适当的苛求。

总的说来,岳飞是南宋初年出类拔萃的名将,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同其他朝代的名将相比,必须考虑到宋朝文官政治下根深蒂固的抑武传统,对尚武精神的摧残等不利条件,其成就和贡献更是难能可贵。』

关于岳飞与宋朝其他抗金将领的比较,下面再摘录杨倩描在其力作《吴家将》中的两段经典总结:

『南宋初年,统兵大将中较有声望的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三人。但是,除韩世忠之外,刘光世和张俊都是庸将懦夫,只是靠着资历忝为大帅。

这时,因南宋王朝初建,无力限制武将自身的发展,也因抗金战争的局势发展,一批原无资历、默默无闻的年青将领从而得以发挥才能,成为灿烂耀眼的将星。吴玠、岳飞就是这批年青将领中最优秀的人物,也是南宋王朝军功最为卓著的两位将领。

王曾瑜先生认为:「自绍兴元年至四年三月,川陕战场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甚至是唯一战场。吴玠军近乎独立地支撑南宋半壁江山,在此期间的抗金战功是独一无二的,其战功和声威最初尚在岳飞之上{注意:这里仅指1131年至1134年期间}……。在南宋初的抗金名将中,吴玠的军事成就仅次于岳飞,而在他人之上。吴玠善守不善攻,尚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这是他不如岳飞之处。」』

『从公元1135年至1141年间,行营护军是南宋王朝的基本军事力量,而吴玠和岳飞的部队又是行营护军中的主力,尽管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最强。

行营护军五大部的渊源有三:一是源于南宋初年的御营军,二是源于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三是源于陕西军。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属御营军系统,是宋高宗的嫡系;岳飞属东京留守司军系统,吴玠属陕西军系统,二人都不是嫡系。岳飞和吴玠纯系靠军功起家的将领。』

{附注: 绍兴五年(1135年)岁末,南宋朝廷下令更改五支屯驻大兵的军号,命名为“行营护军”。张俊军称行营中护军,韩世忠军称行营前护军,岳飞军称行营后护军,刘光世军称行营左护军,吴玠军称行营右护军。}

很显然,结合南宋初年诸将帅战功事迹,再参考两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总结:

南宋初年,时局动荡、战事频繁,朝廷无力也无心限制武将的发展,同时因抗金战争的需要,一批原无资历、默默无闻的年青将领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成长为灿烂耀眼的将星。岳飞、吴玠就是这批年青将领中最优秀的人物,也是南宋王朝军功最为卓著的两位将领。

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是宋高宗的嫡系将领,而岳飞和吴玠完全是靠军功起家的将领。

南宋初年的诸大将中,只有岳飞是进攻型的将帅。南宋的其他将领中,吴玠、刘锜是防御型的将帅,守则有余,攻则不足。韩世忠的抗金意志很坚定,但是军事成就不仅比不上岳飞,而且也不及吴玠、刘锜。刘光世和张俊其实是养尊处优、畏敌怯战的庸将懦夫。

韩世忠一生最出名的有两仗,一是黄天荡之战,以八千水师堵截金国十万大军,一度使完颜兀术(宗弼)相当狼狈,扭转了宋军望风奔溃的颓势,但最后仍以失利告终;二是大仪镇之战,被撰写神道碑的赵雄和往后的史传夸大为“中兴武功第一”,其实只是伏击金军万夫长聂儿孛堇的前锋部队,杀敌数百的小捷。此后韩世忠率军长期守卫淮东,除曾攻取海州外,屡攻淮阳军不克,在救援濠州时又被战败,无大的战功可言。

后世提到南宋初抗金名将,也往往韩、岳并称。就坚决抗金的志向而论,韩世忠和岳飞是可以匹配的。若从军事成就而论,则韩世忠不仅比不上岳飞,而且也不及吴玠和刘锜。

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对韩世忠作出了如下评价:『论曰: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吴玠是第一个使金军遭受惨败的南宋将帅。然而吴玠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和尚原与仙人关两次大捷,是防御性的战役,而不是进攻性的战役。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之后,川、陕战场大致上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吴玠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未能大举出师,克复失地,最后竟以服食丹石、沉湎女色而死。

刘锜原来的地位和声望并不高,绍兴十年的顺昌大捷使刘锜一战成名。顺昌之战是防御性的战役,纵观刘锜的军事生涯,也只有此仗打得出色。往后绍兴十一年柘皋之胜和濠州之败,已大不如前。二十年后,金主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刘锜败于淮东,军事声誉更是一落千丈。

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在《刘锜吴玠吴璘子挺传》结尾对刘锜、吴玠、吴璘分别作出了如下评价:

『论曰:刘锜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泜上之军,无以过焉。或谓其英概不足,雅量有余,岂其然乎?

吴玠与弟璘智勇忠实,戮力协心,据险抗敌,卒保全蜀,以功名终,盛哉!挺累从征讨,功效甚著,有父风矣。

然玠晚颇荒*,璘多丧败,岂狃于常胜,骄心侈欤!抑三世为将,酿成逆曦之变,覆其宗祀,盖有由焉。』

至于刘光世、张俊之流,其实都是些养尊处优、贪图享乐、畏敌怯战的庸将懦夫,主要靠着资历老、与皇帝关系亲近且会奉承而忝为大帅。以宋高宗和秦桧为代表的妥协投降派君臣长期把持南宋朝廷,他们作为统治者掌握着当时舆论的导向,由于南宋妥协投降派君臣防范武将,长期压制真正有能力的爱国将领,宠信贪图享乐的庸将懦夫,这才有了刘光世、张俊之流的高贵地位。

事实上,刘光世、张俊之流其实浪得虚名。比如秦桧,虽然卖国求荣、残害忠良、***腐化,却被妥协投降派君臣把持的南宋小朝廷大肆吹捧封赏。

根据绍兴十一年(1141年)达成的宋金和议,南宋收三大将兵权,金国明确要求南宋不得罢免秦桧的相位。有了金国主子撑腰,秦桧当上了宋高宗赵构无法罢免的终身宰相,此后秦桧权势如日中天。为了掩饰自己祸国殃民的罪恶,秦桧实行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进行严酷的舆论管制以粉饰“太平”。秦桧在不遗余力地铲除异己的同时,还极力扶植培养党羽走狗,对“附己者立与擢用”,“凡龌龊委靡不振之徒,一言契合”,即授以爵官。当时很多奸佞小人,都因附会秦桧而相继被南宋朝廷任用提拔。

秦桧坏事做绝,自己也感到难以逃脱天下公论的谴责,于是就渴求阿Q式的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要求那些没有气节的文痞们为他歌功颂德,要求 *** 文人们进献马屁文。在秦桧专权的19年间,文人们只要吹捧秦桧,就可以谋取功名富贵。而指责秦桧的倒行逆施,则将遭到南宋朝廷的无情迫害。于是,因为吹捧秦桧的诗文铺天盖地而来,秦桧自己都感到目不暇,秦桧对马屁文水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博取秦桧的欢心越练越难,于是, *** 文人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写马屁文的水平。

一大帮奸佞之徒和 *** 文人便争先恐后地大肆粉饰“太平”,吹捧秦桧,把阴险歹毒、祸国殃民的奸相秦桧吹捧成“圣人”“恩父”!到后来,有的 *** 文人甚至在马屁文里说秦桧的功德超过了古代的贤相和圣人,把秦桧吹捧成“元圣”,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圣贤!

那么,秦桧真的是“元圣”吗?秦桧到底是不是古往今来第一圣贤呢?岳王庙里的流传了几百年的秦桧跪像最能说明问题!

刘光世、张俊之流被南宋小朝廷列入“中兴四将”,其实与秦桧被 *** 文人在马屁文里吹捧成“元圣”的情况类似。

刘光身世显赫,出生将门世家。同时刘光世又是皇帝的嫡系,他主要靠着资历老、与皇帝关系亲近且会奉承而忝为大帅。刘光世养尊处优、胆小怕死,向来害怕金兵,作战时又大多不敢亲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每逢诏令移驻前线,大多拒不奉诏而设法退避;刘光世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其部属,他的手下多是些骄兵悍将,打起仗来不行,欺侮百姓、骚扰地方却很凶;刘光世经常虚报军额,多占军费;刘光世贪财好利,以经营田产而致『金钱巨亿』『置歌儿 *** 』;刘光世还霸占良田,与民争利。刘光世在浙江青田霸占了大片良田,又在淮东一带占据膏腴水田三万亩。

在南宋诸大将中,论战功,张俊浪得虚名,论捞钱,张俊首屈一指,论享福作乐,张俊第一。

张俊出身盗匪,治军不严,经常畏敌怯战,时常纵兵扰民。在中国古代,军队战胜以掳掠维系士气,军队战败以抢劫平息怨愤时有发生,在南宋初年的各路宋军中,纵暴记录最多的是张俊军,号称“自在军”。

张俊贪财,并且以贪财和富有而闻名于世。通过赐予和兼并,张俊占有了巨额田产,成为古往今来罕见的大地主,号称『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张俊家共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收租米六十万石以上,相当于南宋最富庶的绍兴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通过巧取豪夺,张俊还占有了大批园苑、宅第,仅所收房租一项,每年就多达七万三千贯钱,在南宋诸将帅中“最多赀”;张俊在世时,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防止被偷,张俊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千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

南宋初年,战事频繁,岳飞、韩世忠都远戍在外,与士卒同甘共苦,而张俊一军却经常逗留在临安。张俊从军中挑选高大的英俊士卒,命令他们全身刺满锦绣花纹(人称“花腿军”),然后短打出游,纵民围观,士兵苦不堪言,百姓摇头叹气;张俊还役使他的部下为皇帝营造宫殿,为自己修建豪宅,还盖了一座名叫“太平楼”的酒肆,赚钱营私;军中还戏称『张太尉铁脸』,意指张俊无廉耻,不要脸,脸皮好像铁打的一样。这样一个贪鄙之人,却能够得到宋高宗赵构的宠信和青睐。

张俊不仅贪功忌贤、见利忘义,而且阴险狡猾、心狠手辣。绍兴十一年的淮西之战中,宋军先胜后败,张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张俊回朝后,却颠倒黑白、歪曲事实,弹劾刘锜作战不力,诬蔑岳飞逗留不进。宋高宗和秦桧自然是完全偏袒张俊。张俊与韩世忠是双重儿女亲家,然而张俊陷害韩世忠,却毫不手软。张俊才能虽低,但野心不小。张俊企图以一军的指挥权,来换取对全国军队的指挥权。然而,张俊机关算尽,也不过充当宋高宗和秦桧手心里的斧头柄。执柯伐柯,一旦斫伐任务完成,这个斧头柄也随之扔弃。

张俊追随秦桧,与秦桧合谋了岳飞,排挤了韩世忠,独掌了枢密院,成为南宋最高军事长官,张俊满以为自己从此可以稳坐***。但是秦桧对他也不放心,不愿把军权交给他而要由自已独揽,岳飞遇害之后,秦桧立即唆使党羽江邈弹劾张俊,说张俊图谋篡夺皇位。宋高宗赵构担保张俊『无谋反之事』,放了张俊一马,却又乘机将张俊罢官赋闲, “由是中外大权,尽归秦桧”。

下面再看看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对张俊、刘光世两人作出的客观评价:

『论曰: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而俊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则有不然者。

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刘,虽有勤王之绩,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

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迎合桧意,首纳军权,虽得善终牖下,君子不贵也。

二人方之韩、岳益远矣。』

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在《刘光世传》的结尾对刘光世的生平事迹作了一个总结:

『光世在诸将中最先进。然律身不严,驭军无法,不肯为国任事,逋寇自资,见诋公论。尝入对,言:「愿竭力报国,他日史官书臣功第一。」帝曰:「卿不可徒为空言,当见之行事。」建炎初,结内侍康履以自固。又蚤解兵柄,与时浮沉,不为秦桧所忌,故能窃宠荣以终其身,方之韩、岳远矣。』

原文大意:刘光世在南宋诸将中资历最老,最早被提拔。但是他不能严于律己,治军放纵无法纪,不肯根据朝廷的任命去前方就职,见到金兵就躲得远远的以保全自己,所以遭到当时公众舆论的贬斥。刘光世曾经与宋高宗交谈,刘光世说:「我愿意竭力报效国家,希望史官以后能够在史书中将我的功劳排在第一位。」宋高宗回答说:「你不能只说空话,应当先做出些实际行动来。」建炎初年,刘光世暗中结交宋高宗宠信的内侍康履,以求保全自己的富贵。刘光世后来又尽早解除兵权,甘于世俗同流合污,就连权奸秦桧也不忌恨他,所以他能够骗取荣华富贵,并能够善终。与奋不顾身地报效国家的大将韩世忠、岳飞比起来,刘光世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编著《宋史》的元朝史官在《张俊传》的结尾对张俊的生平事迹作了一个总结:

『俊力赞和议,与秦桧意合,言无不从。…………初,桧以俊助和议,德之,故尽罢诸将,以兵权付俊。岁余,俊无去意,故桧使邈攻之。寻进封清河郡王,奉朝请。

…………

南渡后,俊握兵最早,屡立战功,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名将,世称张、韩、刘、岳。然濠、寿之役,俊与锜有隙,独以杨沂中为腹心,故有濠梁之劫。

岳飞冤狱,韩世忠救之,俊独助桧成其事,心术之殊也,远哉!

帝于诸将中眷俊特厚,然警敕之者不绝口。自淮西入见,则教其读《郭子仪传》;召入禁中,戒以毋与民争利,毋兴土木。』

岳飞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本来只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

在那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乱世,出身寒门的岳飞却以驱逐胡虏、救民水火、恢复旧山河为己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计个人得失,尽忠报国、至死不渝,靠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依靠自己的才干和努力,建功立业,做出了一番大事业,成为叱咤风云的杰出英雄人物。而这正是岳飞卓越超群之处。

虽然岳飞后来在报国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惨遭奸佞之徒陷害,含冤而去,但是岳飞的英名和事迹却长期为后人称颂推崇。

在岳飞生前,岳飞不仅战功卓著、威名远播,而且还在南宋军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倍受尊崇。南宋朝廷曾经很倚重岳飞,当时对岳飞有所了解的很多南宋官员和将领,也都普遍认同岳飞的能力和才干。

岳飞自二十岁从军,“以列校拔起,累立显功”,身经百战,从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代名将。据不完全统计,岳飞参与的规模较大的战斗约有六十多次,小战更多达几百次。在南宋前期的频繁战争中,岳飞锻炼了军事才能,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南宋首屈一指的军事家。

岳飞主要依靠自己立下的众多战功而得到不断的提拔,三十多岁时就已经成为统兵十万的著名大帅,这其实也是南宋朝廷对岳飞能力和业绩的直接肯定。

岳飞不仅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还善于带兵、练兵。岳飞带出的军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战斗力,堪称无不『以一当十』。尤其是岳飞曾经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能够在野战中与金国倚为支柱的女真骑兵争雄较长。

岳飞还是宋朝最得军心和民心的将帅。岳飞组织和训练了一支坚不可摧的抗金劲旅岳家军,并且向来治军严明吴玠简介,保持了『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严明军纪,这在中国古代实为罕见和难能可贵。

岳飞反对消极防守,主张积极进攻的方针,严明军纪的实践,『连结河朔』的策略以及『以仁为本』的军事观,无疑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做出的重要贡献。

尽管岳飞的战略方针受宋高宗和南宋朝廷的阻难,却仍组织了如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那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并且还编练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最有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地形和时节,对抗敌人,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南宋初年,同时具备光复失地的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惟有岳飞一人。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国天会八年)四月到五月,在全权负责收复建康事宜的宋将张俊等人畏敌怯战、拒不进军的情况下,岳飞率领刚组建不久的抗金劲旅岳家军先后与金军主力部队作战几十次,都取得了胜利。接着,岳家军乘胜收复了战略要地建康(今江苏南京),将金兵全部逐出江南。自此以后,金兵再也没能踏入江南一步。

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金国天会十二年)五月至七月,岳飞率军主动发起了第一次北伐。岳家军将士英勇善战,接败金国和伪齐的联军,收复了包括战略要地襄阳在内的襄汉六郡,这是南宋开国八年以来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

公元1136年(南宋绍兴六年,金国天会十四年)五月至七月,岳飞再次率军北伐,出奇制胜,兵进伊洛。岳家军长驱直入,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洛阳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接连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还先后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而缴获的这一万五千多匹战马,加上岳家军在以往历次战役所缴获的战马以及南宋朝廷拨调的一些战马,则为岳家军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岳家军长驱伊洛,是南宋立国之后初次发起的堂堂正正的大规模反攻。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六月初,岳飞出师北伐。经过六月、闰六月和七月的大战,岳家军连战皆捷、凯歌猛进,席卷京西、兵临大河,相继收复了从洛阳到陈州、蔡州之间的许多战略要地,基本完成了扫清东京开封府据点的作战,形成东西并进,夹击盘踞东京汴梁之金国军队主力的态势。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岳家军仍然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进军至朱仙镇,迫使金军撤出东京开封府,这标志着宋金之间的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岳家军将士经过浴血奋战,接败金军,中原百姓纷纷出粮出力地支持岳家军,北方各路义军在金兵的后方攻城略地,北方各地的父老百姓也都争先恐后地牵牛挽车,“以馈义军”。金国自燕山以南,“号令不复行”。黄河以北的各路抗金义军正在等待着配合岳飞大军北进,——『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愿公早渡河!』

纵观北宋末年到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和议之前的宋金战争史,作为一个基本史实,其整体形势是宋军愈战愈强,而金军愈战愈弱。

经过多次交锋较量,金人也感到岳家军锐不可挡,他们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7张 | 添加到话题 |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岳飞传》(节选)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祖上世代务农。父亲岳和,常能节衣缩食,接济困危。有人的庄稼侵入他的田地,收割之后归还别人;借贷其钱财者不要求别人偿还。

岳飞出生时,有一大鸟如鲲鹏,从屋顶飞鸣而过,因此取名为岳飞。尚未满月,黄河在内黄一带决堤,大水突然冲来,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瓮中,被波涛冲到岸上才幸免于难,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岳飞少年时便很有气节抱负,性情深沉淳厚,寡言少语,家庭贫寒而用心读书,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

生下来时就有很大力气,不到二十岁时,就能拉动三百斤的强弓,八石的劲弩。曾向周侗学习射箭,尽得周侗射箭技术,能够左右开弓。

周侗死后,每逢初一、十五日,都要设法买些祭品到周侗的坟上祭奠一番。父亲对此十分赞许,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报效国家,你能够成为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吗?”

宣和四年(1122),真定宣抚使刘韦合招募勇敢战士,岳飞前往应征入伍。当时相州有一股以陶俊、贾进和为首的盗贼为祸甚烈,岳飞请求率领二百名士兵前去将其消灭。

先派部分士兵扮作商人进入盗贼活动区,被陶俊等俘去编入部伍。岳飞派遣其余的士兵埋伏在山下,自己亲自率领数十骑逼近敌人营垒挑战

陶俊出兵应战,岳飞装不敌引诱敌人,陶俊等果然随后紧追,山下伏兵突然杀出,先前被陶俊掳去的士兵也起而内应,遂将陶俊和贾进和活捉,凯旋而归。

康王赵构至相州,岳飞通过刘浩进见,受命招讨游寇吉倩,吉倩率众三百八十人投降,因功被封为承信郎。率铁骑三百人前往李固渡诱敌,将金兵击败。

随从刘浩解东京开封之围,与金军相持于滑州南,率领一百名骑兵在结冰的河上演习。

敌军突然而至,岳飞对部属说:“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不知我军虚实,应当趁其立足未稳迅速出击。”

于是独自策马向前迎敌。金有一猛将手舞大刀扑面而来,岳飞将其斩于马下,敌人大败而逃。岳飞因此迁为秉义郎,隶属于东京留守宗泽。

转战于开德、曹州,都立有战功,宗泽十分惊奇,说“: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即使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但你喜好野战,却不是万全之计。”

因此将作战阵图传授给岳飞。岳飞说“:摆好阵势再开战,这是用兵的一般法则;要把它运用得巧妙得当,全在于潜心思考,灵活多变。”

宗泽听后深感此话有理。

康王赵构即位以后,岳飞上书数千言,大概意思是说:“陛下已登皇位,社稷有主,已经足以打破敌人奸谋,加上勤王的军队日益集中,而敌人以为我方素来软弱,应该乘金轻敌懈怠之时出兵击之。

黄潜善、汪伯彦之辈不能秉承陛下旨意,图谋恢复故土,而是劝陛下不断南逃,恐不能维系中原父老厚望。

臣希望陛下乘敌巢穴未固之机,率大军北渡,这样将士振奋,士气激昂,中原失地可一举恢复。”书上之后,以小臣越职言事,被剥夺官位,赶出军队。

岳飞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之礼接待了他,补为修武郎,充任中军统领。张所问道:“你能战过多少敌人?”

岳飞回答说:“勇敢并不能够依恃,用兵作战贵在先定好谋略,古代晋国栾枝用曳柴扬尘的方法战胜楚国,楚国莫敖用樵之计打败绞国,都是先定谋略取胜的例子。”

张所惊而叹道“:君决非一般行伍中人可比。”岳飞于是劝说张所道“:国家定都开封,凭恃河北才能稳固。

如果占据要冲之地,重兵布列各军事重镇,一城受到敌人包围,则其他城池出兵或扰敌或救援,那么金军就不能窥视河南,而开封这一根本之地便能稳固了。招抚使果能提兵压境,岳飞当唯命是从。”

张所听罢大喜,即将岳飞补为武经郎。

张所命令岳飞随从王彦渡河,进至新乡时,金兵人多势众,王彦不敢前进。岳飞独自率领所部与敌鏖战,夺过敌人大旗挥舞鼓励士气,属下将士奋勇争先,遂攻拔新乡。

次日,岳飞又与金军战于侯兆川,身受创伤十多处,士卒也都拼力死战,又将金兵击败。

夜晚驻扎在石门山下,有人传言金兵卷土重来,全军都惊恐不安,岳飞镇定自若,坚卧不动,金兵最终并没前来。

粮饷用尽后,岳飞到王彦处乞求拨给粮饷,王彦没有答允。岳飞率兵北进,同金军战于太行山,俘虏金将拓跋耶乌。

驻扎数日后,又同敌人遭遇,岳飞单人独骑手持丈八铁枪,刺死金将黑风大王,敌众大败而逃。

岳飞自知与王彦不和,转而投归宗泽,任留守司统制。宗泽去世后,杜充接任东京留守,岳飞仍任旧职。

建炎二年(1128),岳飞先与金军战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都获得大胜。随从闾京力保护宋皇陵,与金大战汜水关,射杀金将,大败其众。

率部驻扎竹芦渡时,与金军相持下不,岳飞选择精锐三百人埋伏在前面山下,命令每人将两束薪草交叉绑缚起来,等到夜半时分,点燃四端将其举起。

金军怀疑宋援兵赶到,大惊而溃散。

建炎三年(1129),寇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人集众五十万人,进攻南薰门。

岳飞所部人马仅有八百,众人都恐惧难以抵挡,岳飞说:“我可以为诸位击败敌人。”于是左手挟弓,右手运矛,横冲敌阵,敌人大乱,大败而散。

又在东明活捉贼首杜叔五、孙海。借补为英州刺史。王善围攻陈州,岳飞与其战于清河,擒获其将领孙胜、孙清,被授予真州刺史。

杜充准备率军南撤建康,岳飞说:“中原之地尺寸不能遗弃,今天部队一移动,这些地方就会被金军占领,将来要想收复,没有数十万军队难以办到。”

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好随军南归。军队行至铁路步时,遇到贼张用部,至又遇李成,岳飞与之交战,都取得了胜利。

李成遣精兵轻骑劫夺朝廷犒军财物,岳飞进兵掩击,李成逃往江西。这时朝廷命令杜充守卫建康,金军与李成合军进攻乌江,杜充闭门不出,岳飞哭谏着请求他视察军队,杜充依然不出。

金军于是由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飞等迎战,王王燮未战先逃,其他将领也都随之溃散,只有岳飞一人独自苦战。

适逢杜充叛变降金之后,诸位将领多怂恿部下剽窃掠夺,只有岳飞所部秋毫无犯。

兀向杭州进军,岳飞率部在广德境内截击,六战皆胜,擒获金将王权,俘虏金军首领四十多人。

岳飞考察其中可以利用的人,用恩惠结交然后将他们遣回金军,让他们在夜间攻打敌营纵火焚烧,岳飞乘乱直击,大败金军。

驻军钟村时,军中没有粮饷,将士忍饥挨饿,但不敢骚扰百姓。金朝所征集的汉族士兵互相传告“:这是岳爷爷的军队。”因此争相前来投降归附。

建炎四年(1130),金兀进攻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飞部移屯境内。

盗贼郭吉听说岳飞前来,逃入太湖之中,岳飞派遣王贵、傅庆追击打败他们,又派能言善辩的马皋、林聚前去劝说他们全部投降。

有一位名叫张威武的不肯降附,岳飞单人独骑冲入他的营寨,将他斩首。

避乱到此地的百姓得以幸免盗贼祸患,因此画出岳飞像而供奉起来。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岳飞四战皆胜;尾随追击金军到镇江东,又获得胜利;战于清水亭,又获得大胜,金军横尸遍布十五里。

岳飞上奏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派军队固守,还必须增兵守卫淮河,以保护心腹地区。”被皇帝嘉许纳。兀率军北撤,岳飞邀击于静安,将金兵打败。

朝廷诏令讨伐戚方,岳飞率三千人在苦岭安营扎寨。戚方逃遁,不久又增加兵力卷土重来,岳飞亲自率兵一千人,与戚方激战数十次,都获得了胜利。

适逢张俊军队来到,戚方于是投降。范宗尹说张俊从浙西来,盛赞岳飞可用,朝廷因此将岳飞擢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岳飞辞谢,请求担承淮南东路一重要而艰难的职务,收复本路所辖州郡,然后伺机北进,渐次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沦陷地区。

恰逢金军加紧进攻楚州,形势十分危急,朝廷令张俊率部增援。张俊推辞不去,朝廷于是派遣岳飞前去,同时命令刘光世出兵随后支援岳飞。

岳飞部驻扎在三敦土作为楚州援兵,不久进抵承州,三战三胜,杀死敌将高太保,俘虏敌军首领七十多人。

刘光世等都惧敌不敢前进,岳飞势单力小,楚州终于被金军攻陷。诏令岳飞回军守卫通、泰,并言明能守就守,如守不住,便在沙州保护百姓撤退,伺机掩击敌人。

岳飞认为泰州一带无险阻可以依恃,遂退保柴墟,同金军在南霸桥展开激战,大败金军。在沙州护卫百姓渡江,岳飞率领二百名精锐骑兵殿后,金军不敢逼近。

岳飞因泰州失守请求朝廷处分。

绍兴元年(1131),张俊请让岳飞一同前去讨伐李成。当时李成部将马进侵犯洪州,在西山一带连营结寨。

岳飞说:“敌人贪图立功而不顾后路,如果用骑兵从上流生米渡处过江,出其不意从后面发起攻击,必然能够击败敌人。”

岳飞请求由自己亲自担任先锋,张俊大喜。岳飞身披重甲骑着战马,悄然出现在敌军右翼,突入敌阵之中,所部随之跟进攻击。马进大败,逃往筠州。

岳飞追击抵达城东,贼众出城,布阵连绵长达十五里,岳飞设置伏兵,以红色绸缎做旗帜,上绣“岳”字,挑选二百名骑兵跟随旗帜前进。

敌人认为岳飞兵少可欺,向其发动进攻,预先埋伏的军队突然杀出,敌人大败而逃。岳飞令人大声呼喊“:不愿追随贼寇者坐下,我们不你们。”

于是坐下投降的贼众达到八万多人。马进率领残兵到南康投奔李成。岳飞于夜里领军至朱家山,又斩杀其将领赵万。李成听到马进失败的消息,亲自率领十多万的人马赶来。

岳飞与李成在楼子庄遭遇,大破李成军队,追击斩杀马进。李成败走到蕲州,投降了伪齐。

张用侵犯江西,张用也是相州人,与岳飞是同乡,岳飞写信劝告他说:“我和你是同乡,以前的南薰门、铁路步之战,都是你所了解的。

今天我在这里,你如果准备决一死战就请出来,不战就请投降。”张用接到岳飞的信后说“:果真是我的再生父母。”于是率众投降。

江、淮平定之后,张俊奏报岳飞战功第一,朝廷封岳飞为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守洪州,镇压境内盗贼,授予他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官衔。

建州贼寇范汝为攻陷邵武,江西安抚使李回急告岳飞分兵保卫建昌军及抚州,岳飞派人将“岳”字旗插在城门上,贼众望见,互相告诫不要侵犯。

贼寇同党姚达、饶青逼近建昌,岳飞派遣王万、徐庆率兵讨伐并将他们擒获。因功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

绍兴二年(1132),贼寇曹成率领部众十余万人,从江西经湖湘,占据道、贺两州。

朝廷命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付给他金字牌、黄旗招安曹成。

曹成听说岳飞将到,惊呼:“岳家军到了。”即刻分路逃跑。岳飞至茶陵,奉诏招安曹成,曹成拒不归降。

岳飞上奏“:近年来多次下命招安,因此盗贼力量强大时便恣行暴虐,力量弱小时就接受招安,如果不加以剿灭铲除,蜂拥而起的盗贼就不可能迅速消灭。”皇帝同意他的意见。

岳飞进入贺州境内,抓获曹成的间谍,捆绑在营帐下。岳飞走出营帐分配粮草,有关官员报告说:“粮食已用尽,怎么办?”

岳飞装说“:暂返军茶陵。”随即回头看到间谍,又装出因泄露机密而懊丧的神态,跺脚进入营帐,暗地里下令让间谍逃走。

间谍回去告诉曹成,曹成闻讯大喜,约定第二天追击岳飞。岳飞下令士兵早起吃饭,然后悄悄绕岭急行,天色未明,已到太平场,攻破曹成营寨。

曹成依托险阻抵御岳飞军进攻,岳飞指挥军队掩击,敌人大败溃逃。

曹成逃到北藏岭、上梧关一带盘踞,派将迎战岳飞,岳飞不待他摆好阵势就击鼓出击,士兵奋勇争先,夺占两个关隘。

曹成又从桂岭设寨一直到北藏岭,接连控制隘要通道,亲自率领十多万人守卫蓬头岭。岳飞部仅有八千人,一鼓作气登上山岭,大破曹成大军。曹成逃到连州。

岳飞对张宪等人说:“曹成同伙已经溃散,追上去杀死他们,那么许多胁从者又让人怜悯,放走他们,又会重新聚集起来成为盗贼。

现在派遣你们去诛杀他们的首领而招抚他们的部众,小心不要妄加杀戮,使皇上爱护百姓的仁德受到损害。”

于是张宪自贺州、连州,徐庆自邵州、道州,王贵自郴州、桂州,招降曹成部下二万人,与岳飞在连州会合。进军追击曹成,曹成逃到宣抚司投降。

当时于盛夏季节在有瘴气的地区行师用兵,由于岳飞管理有方,士卒没有一人死于瘟疫。岭表平定,被授予武安军承宣使,屯驻江州。

刚刚入境,安抚使李回命令岳飞捕拿大贼马友、郝通、刘忠、李通、李宗亮、张式,岳飞都一一平定。

绍兴三年(1133)春天,朝廷召岳飞前往行在杭州。

江西宣谕刘大中上奏说“:岳飞的部队军纪严明,当地百姓依赖他们得到安宁,现在赶往行在,恐怕盗贼会死灰复燃。”

因此岳飞没有成行。当时虔、吉州盗贼联兵寇掠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等州郡,皇帝专门下令让岳飞前去平定。

岳飞到虔州,固石洞贼寇彭友率领全部人马至雩都迎战,他本人跃马直冲宋军,岳飞指挥士兵在马上把他擒获,其余的贼寇首领退保固石洞。

固石洞地势险峻四周有水环绕,只有一条小路可供往来出入。

岳飞将骑兵在山下列阵,命令他们都拉满弓弦,待到黎明时分,派出敢死队迅速出击登上山顶,敌众大乱,放弃山头四下逃散,被岳飞的骑兵紧紧包围。

贼众呼喊乞求饶命,岳飞下令不要,接受他们投降。岳飞传授徐庆等人计谋方略,让他们搜捕各地残余的贼寇,都一一攻破并迫使他们投降。

当初,因为隆佑太后曾在此受到惊吓的缘故,皇帝密令岳飞占领虔州城后屠尽城中民众。

岳飞请求诛杀首恶而赦免胁从,高宗不许;岳飞再三恳求,高宗才下令赦免。

城中百姓感激岳飞恩德,绘岳飞像供奉起来,余寇高聚、张成侵犯袁州,岳飞派王贵率军前去将其平定。

这年秋天,岳飞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四字,制成旗帜赐给岳飞。

朝廷任命他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不久又改任神武后军都统制,仍保留制置使职务,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等部都隶属他统辖。

伪齐派遣李成依仗金兵入侵,攻破襄阳、唐、邓、随、郢等州及信阳军,洞庭湖寇贼杨么也和伪齐勾结,企图顺流而下,李成又打算从江西陆路进攻,直趋两浙和杨么会合。

高宗命令岳飞做好迎击准备。

绍兴四年(1134),朝廷任命岳飞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

岳飞上奏说:“襄阳等六郡是恢复中原故地的根本所在,今天应该首先攻取这六郡,以解除心腹之患。李成远逃之后,再增兵湖湘地区,以歼灭所有的盗寇。”

高宗将岳飞的建议告诉赵鼎,赵鼎说:“了解长江上流利害得失,没有人超过岳飞。”于是授予岳飞为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岳飞乘船渡江至江中时,回头对幕僚部属说:“岳飞如不擒获贼寇,再不渡江。”

进抵郢州城下,伪将京超号称“万人敌”,凭借坚城抗拒岳飞。岳飞擂鼓激励士众登城,京超投崖***,收复郢州,派张宪、徐庆前去收复随州。

岳飞率部趋襄阳,李成挥众迎战,左翼靠近襄江,岳飞笑道:“步兵适宜于在险阻地形上作战,骑兵则适宜于在平原旷野的地形上作战。

李成左翼骑兵排列在江岸,右翼步兵排列于平地,虽然拥有十万之众又能有什么作为?”他举起马鞭对王贵说:“你率长枪步兵进攻李成的骑兵。”

又指着牛皋说“:你率骑兵攻击李成的步兵。”

两军交战之后,李成军的战马应枪倒毙,后面的骑兵被挤掉入江中,步兵死亡的人不计其数,李成连夜逃走,岳飞于是收复襄阳。

伪齐刘豫增加李成兵力让他驻守新野,岳飞和王万两面夹击,接连打败李成的军队。

岳飞上奏说“:金人所喜爱的只是子女金帛,他们的意志已经骄逸懈怠;刘豫虽然超越臣子本分建立起伪齐,但民心始终没有忘记宋朝。

如派出精兵二十万,长驱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旧土,实在容易办到。襄阳、随州、郢州土地都十分肥沃,如果实行营田,好处很多。

臣等到粮饷充足之时,即率部过江剿灭敌军。”当时朝廷正重视深入北方的举动,因此营田的议论从此兴盛起来。

岳飞进军邓州,李成和金将刘合孛堇排列营寨抵御岳飞。岳飞派遣王贵、张宪率兵掩击,敌军大败而溃,仅有刘合孛堇一人只身逃脱。

李成的党羽高仲退保邓州城,岳飞率军一鼓作气攻拔邓州城,活捉高仲,收复邓州。

高宗得知这一消息,高兴地说:“我早就听说岳飞行军纪律严明,没想到他也像这样善于攻战破敌。”岳飞又收复唐州、信阳军。

襄汉地区平定之后,岳飞辞去制置使,请求朝廷另外派重臣经营治理荆襄地区,朝廷没有同意。

赵鼎上奏说:“湖北鄂州、岳州是上流最要害的地区,请求命令岳飞屯驻鄂州、岳州,这样不仅江西可以借助他的声势,湖、广、江、浙也可以获得安定。”

于是朝廷将随州、郢州、唐州、邓州、信阳军并合为襄阳府路隶属于岳飞,岳飞移驻鄂州,被授予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爵为武昌县开国子。

刘豫合兵包围庐州,高宗亲自写信命令岳飞率部前往解围,岳飞率军赶往庐州,伪齐已驱使五千名铁甲骑兵进逼城下。

岳飞打出“岳”字旗和“精忠”旗,金兵一战即溃,庐州平定。

岳飞上奏说“:襄阳等六郡的民户缺乏耕牛和粮食,请求朝廷酌量贷给官钱,免除他们以前拖欠的公私债务,以招集流亡百姓归业的多少作为考核州县官员政绩优劣的标准。”

绍兴五年(1135),岳飞到朝廷觐见高宗,高宗封岳飞母亲为国夫人;授予岳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爵位为武昌郡开国侯。

又任命他为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命令他招捕杨么。岳飞所部都是西北人,不习惯水上作战,岳飞说“:战斗哪有常规,看你如何运用罢了。”

他先派遣使者前去招谕杨么。贼寇党羽黄佐说:“岳节度使号令如山,如果同他作对,万万没有活命之理,不如前去投降。

节度使诚实而讲信义,必然会好好对待我们。”于是投降。岳飞上表朝廷授予黄佐为武义大夫,自己单人独骑巡视黄佐的部队,抚着黄佐的背说:“你是知道逆顺的人。

果真能立功,封侯又何在话下?我打算派你返回洞庭湖中,看到杨么军中可以制服的就擒获他,能够劝降的就招降他,你看怎么样?”黄佐感激涕零,誓死报效。

当时张浚以都督军事的身份到潭州,参政席益对张浚说,怀疑岳飞***放纵贼寇,要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抗金将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他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宋史》是由元朝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的官修正史。

扩展资料

《岳飞传》是其中一篇,属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主要记录了岳飞及子岳云领兵抗金,精忠报国,最后却为奸臣所害的历史资料。

集中反应了元朝的官方观点,给予岳飞以极高的评价。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1-3]?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百度百科_岳飞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却说诸葛亮班师回军,孟获率领大小洞主酋长和众部落首领叩拜相送。前军到达泸水岸边,这时正是九月秋天,忽然间阴云密合,狂风骤起,大浪滔天,军兵不能渡过,回来报告诸葛亮,诸葛亮于是问孟获。孟获说:“我们原来的规矩是往来必须祭奠。”诸葛亮说:“用什么物品祭奠?”孟获说:“我们都是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和黑牛白羊,然后自然就会风平浪静。”诸葛亮说:“我现在已经平定南方,怎么能再妄杀一人?”

诸葛亮亲自到泸水岸边观看,果然见阴风大起,波涛汹涌,人马全都惊惧。诸葛命令厨师宰杀牛马,和面塑成人头模样,用牛羊等的肉代替,名叫馒头。

当夜诸葛亮在泸水岸边,摆设香案,铺设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将馒头等物陈列在地面。三更时分,诸葛亮金冠鹤氅,亲自临祭,命令董厥宣读祭文。其文中说道:

读完祭文后,诸葛亮放声大哭,极其悲痛,真情打动三军,无不落泪,孟获等众人也全都哭泣。诸葛亮命令左右把祭物全部丢到泸水之中。第二天,诸葛亮率领大军渡过泸水,果然是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行进到永昌时,诸葛亮留下王伉、吕凯守卫四郡,打发孟获领众人返回,嘱咐他们要勤政待下,善抚居民,不要失去农务,孟获哭拜而去。

诸葛亮率领大军回到成都,刘禅排銮驾出城郭三十里外迎接,下了居辇站立在道旁迎侯诸葛亮。诸葛亮慌忙下车拜伏在道旁说:“臣我不能速平南方,让主上怀忧,是臣之罪。”刘禅扶起诸葛亮,并车而回,摆设太平宴会重赏三军。从此以后,远邦来朝进贡的达到二百多家。诸葛亮奏请刘禅,对战争中的死难将士家属给予安置优抚,人心欢悦,朝野清平。

却说魏主曹丕在位第七年,正是蜀汉建兴四年。曹丕先纳了夫人甄氏,就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是当年曹军攻破邺城时所得。甄氏生下一子,名叫曹睿,字元仲,自幼聪明,曹丕十分喜爱。后来曹丕又纳了安平广宗人郭永的女儿为贵妃,郭贵妃生得很是美丽。他的父亲曾经对别人说:“我的女儿相面的说是女中之王。”所以就名叫“女王”。

自从曹丕纳了女王为贵妃后,甄夫人失宠,郭贵妃想当皇后,就和宠臣张韬商议。这时曹丕有病很久不能痊愈,张韬就造谣说,这是因为在甄夫人的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面书写天子生辰年月日时,作为魇镇诅咒曹丕早死,好让他的儿子继位。

曹丕知道后大怒,立即赐死了甄夫人,立郭贵妃为皇后。可怜这甄夫人美若天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洛神赋》的人物原型。郭皇后却是一直不能生养,就收养曹睿为自己的儿子。虽然表面上十分喜爱,却不提议立为嗣君,她在为自己能够生个儿子留着后手。

曹睿自幼弓马熟娴。这年春二月,曹丕带着十五岁的曹睿出去打猎。行进在山坞之间时,追赶出母子两只梅花鹿,曹丕一箭射倒了母鹿,回头看那小鹿却跑到了曹睿马前,瑟瑟发抖。

曹丕大呼道:“我儿为什么不赶紧射杀?”曹睿在马上哭道:“陛下已经杀了他的母亲,臣我怎再忍心杀了像我一样没娘的孩子!”曹丕听到后把弓扔到地上,抱住曹睿大哭道:“我儿真是仁德之主!”马上加封曹睿为平原王。

曹丕平时荒*无度,到了这年夏五月感染寒疾,医治后不能痊愈,于是召集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进入寝宫。曹丕召唤曹睿来到,指着曹睿对曹真他们说:“朕我病体沉重,料定不能复生。我的儿子年幼,你们三人要尽心尽力辅佐,不要辜负朕心。”三人都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臣等愿意竭力辅佐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曹丕说:“今年许昌城门无缘无故崩塌,这是不祥之兆,朕知道我今年必亡。”

正说话之间,内侍奏报,征东大将军曹休入宫问安。曹丕召入后说:“你们都是国家柱石之臣,如果能够同心辅佐朕的儿子,朕我死也瞑目!”说完后落泪身亡,这年才三十九岁,在位共计七年。

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人一面举哀,一面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谥父曹丕号为文皇帝,谥号母亲甄氏号为文昭皇后,把郭皇后打入冷宫。加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其余文武官员各有封赏,大赦天下。这时雍、凉两州缺少得力的将领守把,司马懿上表自愿到西凉练兵。曹睿应允,加封司马懿提兵总督雍、凉等处兵马,司马懿领诏后前去任职。

早有细作飞报到成都,诸葛亮大惊说道:“曹丕已死,孺子曹睿继位后不足为虑,这司马懿深有谋略,现在总督雍、凉兵马,倘若训练成气候,必定成为蜀中大患。我们不如先起兵讨伐。”参军马谡说:“现在丞相平定南方刚回,军马十分疲惫,应当加强休养,怎么能够再去远征?我有一计,可让司马懿死在曹睿之手,不知道丞相钧意如何?”

诸葛亮问是什么计谋。马谡说:“司马懿虽然是魏国大臣,但他不是曹室宗亲,曹睿必定心怀疑忌。我们秘密派人前往洛阳、邺郡等地,散布谣言,说这司马懿想要造反。同时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各处,让曹睿心疑,必定会斩杀司马懿。”诸葛亮纳马谡之计,立即派人秘密执行。

却说邺城门上忽然有一天贴出告示一张,守门的揭了后去奏报曹睿。曹睿看了告示,其文中说道:

曹睿看完后大惊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太尉华歆奏报说:“司马懿上表前去守卫雍、凉,正是因为这事。当年太祖武皇帝曾经对大臣们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能交付给他兵权,久后必成国家大祸。’今天反情暴露,可速速诛杀。”王朗也添油加醋奏报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一直有远大志向。如果不及早铲除,久后必定成为大祸。”曹睿降旨,想兴兵御驾亲征。

忽然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报说:“不可不可。文皇帝托孤给臣等数人,是因为他深知司马懿没有谋反的想法。现在这事还没有弄***,仓促加兵,那是逼他造反。这或许是蜀、吴奸细行使用的反间之计,让我们君臣自乱,他们好在其中乘虚出击,愿陛下再仔细考虑考虑。”

曹睿问:“司马懿果真就是谋反,那我们怎么应对?”曹真说:“如果陛下心疑,可效仿当年汉高祖伪游云梦擒拿韩信之计,御驾亲幸安邑,司马懿必定前来迎接,然后观察他的动静,就在车前擒拿。”曹睿听从曹真的建议,命令曹真监国,亲自十万领御林军直到安邑。

司马懿不知道其中缘故,反而想让曹睿知道他治军严整,于是整顿兵马,亲率精锐甲士数万来迎接。近臣奏报说:“司马懿果然亲率精兵十多万前来抗拒,确实是有反心。”曹睿慌忙命令曹休领兵迎击。

司马懿看到兵马前来,只认为是曹睿的车驾来到,伏道迎接。曹休出阵问:“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为什么想要造反?”司马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反问其中原因,曹休说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司马懿说:“这肯定是吴、蜀奸细的反间之计,想让我们君臣自相残害,他们好乘虚袭击。我现在就到天子面前解释。”

司马懿下令急退了军马,在曹睿车前伏地哭奏:“臣我受先帝托孤之重,怎安敢生出异心?这肯定是吴、蜀的奸计。臣我请率一旅之师,先破蜀,然后伐吴,以报效先帝和陛下大恩,表明臣心。”

曹睿犹豫不决。华歆奏报说:“陛下千万不要给他兵权,我看可以把他罢归田里。”曹睿就把司马懿削职回乡,命令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摆驾回了洛阳。

早有细作探听到这事后报到成都。诸葛亮听说后大喜说道:“我想伐魏很久了,怎奈有司马懿总督雍、凉之兵抵挡。现在他既然中计遭贬,我又有什么担忧的!”

第二天,刘禅早朝,大会官僚,诸葛亮出班呈上《出师表》一道,这就是著名的《前出师表》,表中说道:

刘禅看完表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刚刚回到成都,坐未安席。现在又要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说:“臣我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不敢懈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在这时讨贼恢复中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时班列中只有谯周苦谏诸葛亮不要北伐,诸葛亮不听,刘禅准奏。

诸葛亮留下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人担任侍中,全权处理宫中之事;又留下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蒋琬为参军,张裔为长史,掌管丞相府中大事;杜琼为谏议大夫,杜微、杨洪为尚书,孟光、来敏为祭酒,尹默、李撰为博士,郤(音xì,戏)正、费诗为秘书,谯周为太史。内外文武官员一百多人,共同处理蜀中之事。

诸葛亮受诏回到丞相府中,召唤众将前来听令:镇北将军、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总督前部;扶风太守张翼为前军都督,裨将军王平为牙门将军;安汉将军、建宁太守李恢为后军领兵使,定远将军、汉中太守吕义为副将;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卫将军廖化为副将;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和抚戎将军、关内侯张嶷为右军领兵使;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为中军师,扬武将军邓芝为中监军,安远将军马谡为中参军;征南将军刘巴、都亭侯袁綝为前将军,高阳侯吴懿为左将军,玄都侯高翔为右将军,安乐侯吴班为后将军;绥军将军杨仪为长史;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为前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为左护军,偏将军刘敏为右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音yōng,拥)为后护军;昭武中郎将胡济、谏议将军阎晏、偏将军爨(音cuàn,窜)习、裨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都尉盛勃为行参军;武略中郎将樊岐为从事,樊建典军为书记,董厥为丞相令史;龙骧将军关兴为帐前左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为右护卫使。以上一应官员,全都听令于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分拨已定后,又写信通报李严等谨守川口以抗拒东吴。选定建兴五年(公元228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

这时忽然帐下闪出一员老将,大声说道:“我虽然年迈,却还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这两位古人都不服老,为什么就不用我?”众人看说话的正是赵云。诸葛亮说:“我自从平南回成都后,马超刚刚病故,我感觉十分惋惜,就像折去我的一根膀臂。赵将军年纪已高,倘若稍有差错,就会动摇了一世英名,折却我们蜀中锐气。”赵云说道:“我自从跟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争先。大丈夫能够战死疆场、马鞍裹尸而还,是人生大幸,我有什么悔恨的?我愿意作为前部先锋!”诸葛亮再三苦劝不听。赵云说:“如果不让我作为先锋,我这就一头撞死在台阶下!”

诸葛亮说:“将军既然要做先锋,必须有一人前往相助。”话音未落,有一人应声说道:“我虽然才干不济,愿意协助老将军先领一支军马前去破敌。”诸葛亮看说话的正是邓芝。诸葛亮大喜,立即付拨精兵五千,副将十员,跟随赵云、邓芝前往。

诸葛亮出师后,刘禅率领百官送到北门外十里。诸葛亮辞别了刘禅,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朝汉中进发。

却说曹魏的边境细作探听到这事后,飞到洛阳。这天曹睿开设早朝,近臣奏报说:“边关急报: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屯驻汉中,命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领兵犯境。”曹睿大惊,问群臣:“谁能够为将前去击退蜀军?”班列中有一人应声而出说道:“臣我的父亲战死在汉中,切齿之恨还没有得报。现在蜀军犯境,臣愿意领本部猛将,更乞求陛下赐给关西之兵前往破蜀,上为国家效力,下报父仇,臣万死不辞!”

众人一看,说话的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音mào,冒)。夏侯楙字子休,平时性子最急,为人吝啬,从小过继给夏侯惇为子。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曹操怜悯他,以女儿清河公主招赘曹楙为驸马,因此朝中对他十分尊敬。他虽然掌握兵权,却从来没有临阵打过仗。这时自愿请令出征,曹睿立即任命夏侯楙为大都督,调集关西诸路军马前去迎敌。

司徒王朗劝阻说:“陛下不可。夏侯驸马从来没有经历战阵,经验不足,现在委以大任,恐怕不很合适。再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深通韬略,不能轻敌。”

夏侯楙喝斥道:“司徒莫非是想结连诸葛亮,作为内应吗?我从小就跟随我父亲学习韬略,深通兵法。你怎么说我年幼?我这次如果不生擒诸葛亮,誓不回来见天子!”王朗等人再也不敢提反对意见。

夏侯楙辞别了魏主,连夜赶奔到长安,调动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前去迎敌诸葛亮。

黄其军

? 作于2018年10月21日(古历九月十三)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问题一:简析明朝的对外政策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

具体史实

开放:

⑴秦汉:对外交往的初始阶段。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开通。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⑵隋唐:对外交往活跃。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唐朝鉴真东渡传播文化;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用科举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著成《西域记》

⑶宋元: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 *** 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多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⑷明朝: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问题二:表明明朝 *** 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郑和下西洋说明明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有何特点?

1,对外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争取与海外国家和平共处,以造就一个比较安定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内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与海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欢迎他们入明进贡,对进贡使者放宽限制,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

因此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不仅使国内经济建设得以迅速恢复与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倭寇的侵掠~

问题三:明朝时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1、明朝(公元1368-1644年)的对外交往活动频繁,在贸易制度的制定上,为满足经济交流的实际需要,真诚欢迎各国前来贸易。对于外来船只带来的货物,除了官府进行 *** 购之外,也允许民间通过固定的集市进行交易。另一方面,明朝也主动派遣使团到邻近各国访问。东到日本、高丽,西到波斯湾、红海一带,北到蒙古大漠,南到南洋诸岛,中国的丰饶富足、强盛的国力对这些地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朝立国之后,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一改元朝威服天下的政策,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明朝中国民间和官方已经同时展开对西方科技思想书籍的大规模翻译。

问题四:明朝以前中国实行什么的对外政策? 积极的对外开放交流政策,外国商旅贸易不绝,开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见证

问题五:汉朝、唐朝、明朝时实行什么对外开放政策?各举一例说明 汉朝、唐朝、明朝时实行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强大,开放的对外交往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首次开通陆路交流,为汉武帝打匈奴,扩大中国版图奠定定基础,并为佛教的传入做准备;

唐朝是最繁荣的时期,设西域都户,和西方国家交流,海路也开通与日本等东亚诸国交流频繁,形成儒家文化圈;

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来物种,如长颈鹿、香料,同时输出茶叶、陶瓷等。

问题六:明清时期在对外政策上有什么不同 明清时期对外交往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对外交往的态度上。明朝不反对对外交往,甚至鼓励对外交往,在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就可以证明。清朝时候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往,全国范围内只有广州十三行可以比较自由的进行对外贸易,其他地方都不行。清后期被迫对外开放。希望答案你能满意。

问题七:明朝初期边疆形势怎么样?对外政策有哪些? 40分 明朝初期(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由于明朝有众多猛将(如常遇春、徐达、蓝玉、付友德等)因此奉行的是积极主战的政策,全国边疆形势虽然不是相安无事,但基本都能被明朝控制住。

东北:那会女真还在内斗,基本没威胁;朝鲜原本是元朝的附属国,元朝北迁后准备出兵打明朝,结果被自己的将领李成桂造反夺权并附庸了明朝。蒙古族军事武装朵颜三卫在明朝初期还是作为明朝雇佣兵的身份比较老实。

东南:小鬼子虽然偶尔有浪人来东南抢劫,但基本还是无组织。因为其国内还没进入战国时代,相对太平。

西南:云南地区元朝的梁王在洪武初年发动叛乱被付友德镇压后也基本保持太平。

西北:同样的北元势力在洪武中期的北伐中被付友德七战七胜给搞定了。

正北:作为全国性的元朝在徐达、常遇春的第一次北伐中被赶出了中原,成为北元,但洪武时期虽然又有北伐但一直没能铲平。到了永乐时期北元才被蓝玉给没收了玉玺算是关门了。

顺便再延伸一下吧:北元灭亡后蒙古族又分裂成瓦剌、鞑靼、兀良哈三个部分。兀良哈就是以前的朵颜三卫,永乐打建文的时候做过雇佣兵,后来不老实了,但相对比较听话。鞑靼在阿鲁台掌权后经常骚扰明朝边境,后被打败称臣势力下降。瓦剌在永乐时期也被打败称臣,但二十余年后也先成为瓦剌太师后带兵骚扰明朝边境,并在土木堡一举打败明英宗朱祁镇带领的二十万军队。

之后明朝陆陆续续与蒙古各族开展边境贸易,处于打打谈谈的状态。但是唯一一点没变的就是无论形势如何差,无论明朝初期对北元、中期对瓦剌、对日本还是后期对后金、对李自成,明朝都没有割地赔款!

问题八:明朝和清朝各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明朝前期实行的是对外开放政策,后期是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清朝始终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