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台词_高晓松谈我的世界

tamoadmin 游戏发布 2024-06-30 0
  1. 怎么评价高晓松的节目《晓松奇谈》?
  2. 高晓松语录 经典语录
  3. 如何评价高晓松的《晓松奇谈》?
  4. 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5.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6. 高晓松入职哈佛被嘲讽,他的有趣你没懂

在这两期节目里,高晓松老师所带来的是他自己对于整个台湾的一个直观印象,并且从各个方面大致介绍了台湾的一些历史以及现状问题。总体而言,高晓松老师很喜欢台湾,这是他自己说的。并且,对于台湾有非常良好的一些印象。这个其实题主在题里已经说了。

所以简短的而言,对于大多数尚未去过台湾或者是对于台湾不够了解的朋友,这两期节目是一个很不错的入口。但是这两期节目里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错误与硬伤,我将会在答案后半段一一指出。如果想要了解一个真正的台湾,那还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走一遭。

首先,高晓松老师普及了很多台湾独有的,大陆人不了解的概念。这点对于对台湾不够了解的大陆人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入口。比如高晓松老师提到的就有「外省人」、「原住民」、「客家人」、「眷村」与「名嘴文化」等。能够在几分钟能将这些概念用诙谐幽默而又简单易懂的话语讲清楚。体现了高晓松老师很深的文化功底。

高晓松台词_高晓松谈我的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晓松老师所带来的关于台湾的这些印象,很可能就是一个第一次去台湾的大陆人对于台湾最直观的印象。比如***都很有礼貌,比如其实我们两边也差不多,无非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政治体制不一样。还有很多很多。

我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包括我自己,以及所看过许多陆生朋友刚到台湾时所写下的文章都很显明的体现了这一点。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刚看过这期***之后立刻去台湾,或者是刚从台湾回来之后看高晓松老师的***,可能会很同意***里的大部分观点。

但是我必须要说的是,高晓松老师有部分弱化或者隐瞒缺点,而放大优点的嫌疑。尤其是在提到和大陆的对比时,这种方法尤为明显。他用的和台湾的对比很像一种田忌***式的对比。我记得之前无论是周小平的关于台湾的文章,或者是韩寒的关于台湾的文章里都有类似的这种观点。然而其实只不过是立场不一样罢了。

其次我要说的是高晓松老师提到的很多细节。这个将一点一点分开来说。

小确幸:

第一期里高晓松老师说自己尚未去台湾时,看台湾的电视节目,觉得***都打了鸡血。因为他们在电视上永远都在吵架。后来到了台湾之后才发现有着巨大的反差,原来大多数人都很安静。人们追求的并不是一种打了鸡血为了政党撕破脸的生活,而是一种平静的小确幸的日子。这点是对的,也是一种台湾的社会风气。但是台湾人并没有特别享受在这种状态之中。事实上,有很多台湾人也在反思为什么到今天台湾的经济变得这么烂,为什么***讲的拼经济拼经济却带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我只能说,小确幸的确存在,但不是***都享受它。

大学教育:

这点是题主最怀疑的。真的有8分上大学吗?这个是真的,我可以告诉题主,高晓松老师所举的例子几乎都是真实的。这里高晓松老师用了第一个对比,高晓松老师对比了台湾的大学。并且贯穿两期***的好几个时节段。首先高晓松老师说台湾想上大学就一定能上,很多排名末尾的学校常常找不满学生然后得出台湾的大学教育***比大陆丰富。这种推论里结果是对的,然而推论的方式却错了。事实上大陆也有很多三本,大专常年招不满学生。我上大学那年,在补录的时候刻意的去看了一下补录大学的空缺比。看到三本大专那里我简直惊呆了。缺口几乎已经可怕到每个专业只录了本来要录名额的一半不到。有兴趣的可以明年高考时自行点进招办***,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其次高晓松老师提到了台大和清华,并且***地鄙视了自己的母校。其结论是台大清华学风很浓,继承了老北大清华的传统。然而我们今天大陆的大学却功利味道满满。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吗?我不是在否定台大的教育,但是就我曾经在两岸的大学里各上过学来看(大陆C9+985,台湾私立名校,排名靠前)。单单讲学风这一点而言,没有什么学校能比得上大陆的学校了。因为大陆的学生面临的竞争力更大,我曾经在facebook上随手贴过我们学校冬天早上图书馆排队的场景,当时我Facebook里台湾的好友几乎吓住了。即便是台大的同学也是这样,他们没有办法想像学习如此认真刻苦的学生。

台大是所好大学,然而让高晓松老师捧的位置太高了。北大清华也许没有达到高晓松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我必须要替北大清华的同学说句话,那就是这两所学校也绝对没有高晓松老师说的那么不堪,好像***都在关心「去国企还是去私企」这种问题。

医疗:

高晓松老师还提到了台湾的医疗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人间天堂的感觉。这点上我本人没有发言权,但是台湾的健保体系做的的确是世界上排在世界前列的。我自己本身曾经在台湾看过病,因为当时提前缴纳了保险,所以在校医院里看病一分钱没花,而且还很萌的送了我一个杯子。(台湾人奇怪的萌点)= = 。

贫富差距:

这点上,台湾的确是一个基尼系数并不高的国家(0.33),对比中国大陆的0.47可以说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其实高晓松老师也并没有夸大。但是肯定还是会有。

然后是高晓松老师提到的一些台湾特色,像是机车文化这些。都是高晓松老师的个人主观感受,也基本上都是对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下面是整整一组重头戏,那就是衣食住行问题。

衣服上,高晓松老师说台湾人很少追求爱马仕,香奈儿这种名牌。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子的。我上学的学校里,女生***算是蛮多的。香奈儿,Gucci之类的也有。爱马仕倒是真的没看到。然而追求生活质量本身不是什么错误。高晓松老师似乎是想说台湾人并不很俗气的追求一些已经烂俗的奢侈品牌,而是更多的追求一种自我的设计。这点上是存在的,台湾的很多独立设计的确很漂亮。然而逻辑却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喜欢香奈儿爱马仕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很俗气的想要把这个像暴发户一样的显给别人看。他也可以同时追求独立设计。每次有什么大牌发售的时候,台湾的一些专门店门口会整夜排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已。

食:这点我完全同意高晓松老师,就酱。也许香港美食爱好者可以跳起来反驳高老师。

住:高晓松老师用北京和台北的房价进行对比,然后得出了台湾的房价「真的已经算很便宜了。」这样的结论。其实并不是这样,可能因为高晓松老师接触的一些人都是像李宗盛,张大春这样文艺界的人士。本身其地位也并不低。然而年轻人拿着22K买不起房的场景也是广泛存在的。我今年又回台湾时住在一个朋友家,大概已经算是郊区了。高层小区,一套100平米左右是两千多万台币。约等于四百万人民币。

北京人买房买到通州,台北也有人买房买到桃园。

行:这点上高晓松老师说的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台湾的交通发达是可以身体力行感受到的,并且,大街上的车很多都是90年代的本身和当时台湾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有关系。

然后是另一个重头戏,传统文化。

台湾是真的有保存中华文化保存的那么好吗?这个话题简直太大了,估计学界的人也很难解释清楚。高晓松老师认为台湾的文化是很发达的,这点我同意。而且高晓松老师自己是文化界人士,发言肯定比我更专业。但是如果认为今天的台湾文化是传统的中国文化,那就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认识了。事实上台湾自身的历史以及其地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拥有一种独特的台湾文化。如果简单说的话,应该是闽南文化,汉文化,日本文化与台湾本身原住民文化等的结合体。绝对不是单单「中华文化」四个字所能搞定的。具体不讲了。

下来是高晓松老师***中的一些硬伤与和我所接触到的不符合的地方。我大概说一些,剩下的明天起来再补充。

住房问题,教育问题上边已经写过了。事实上台湾人也很追求名牌,我相信追求名牌的心在哪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经济发展的高低带来的差距而已。

高晓松老师说一波人到了台湾之后,因为后于闽南人,所以被当做了客人成了客家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关于客家人具体的解释自行百度。大概就是中原的***到了东南沿海一代这样子吧。

书店:

高晓松老师说进入大陆的书店,满目的成功学。进入了台湾的书店,每个地方都透露着文学的气息。其实诚品最显眼的位置摆的也是畅销书。大陆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把文学性看的更为重要。这点上有种田忌***的感觉。

历史书:

我不知道高晓松老师翻的是台湾的哪一套历史书,不过我自己本身是看过台湾高中的所有历史书的。而且还跟着老师一起做过课题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在台湾的历史书中,均没有出现诸如「我国」带有主观意义的字眼。所以其实台湾目前所使用的历史书是尽量避免主观判断。

高晓松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是台湾的文化很发达。然而举例却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会说成语……这个根本没有丝毫的说服力。我在台北也见过很多水平很低的出租车司机,在大陆也见过凯恩斯货币理论侃侃而谈的司机(今天下午刚见的…………)。

还有什么因为**改名,或者是某个地方因为**而出名。这个推论就更扯了……因为拍了《悲情城市》,九份出名了。所以这就是文化发达呢?如果你说《悲情城市》文化意义很强的话。但是《那些年》也火了一把平溪,你说这算什么呢?

还有一些硬伤,我明天再补充。我先简单做一个结论,然后把答案发出来等你们来点赞。大概就是,高晓松老师的确是很喜欢台湾,和我一样。并且对台湾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点也和我一样。然而很多「推论」往往是先预设结果,然后再用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去推论出结果。这是一个节目不应该的。

尼尔波兹曼的《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那就是人类对于电视节目往往是缺乏反应力的。读书时,人需要长时间的进行上下文的思考,去思考作者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而得出结论。然而看电视时却不是这样。电视往往会切断人的思维模式,使人在看电视时进行一种不自主的非思考性活动。回到高晓松老师的节目里来,这点会更加明显。我之所以说一个没有去过台湾准备去的人,或者是一个刚刚从台湾回来的朋友也许会很同意高晓松老师的这个节目就是这样。

所以,这两期节目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教材。但是台湾并不完全是它所说的那样子。你待的越久就会越发现,台湾的迷人之处绝对不仅仅是高晓松老师说的这么简单。

怎么评价高晓松的节目《晓松奇谈》?

高晓松:我妹妹现在也没买房子,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资料图)

14年前,27岁的高晓松出过一张经典的民谣合辑《青春无悔》。14年后,年过40的高晓松又出了一张民谣合辑《万物生长》。收录了刘欢、郑钧、老狼、陈楚生、莫华伦等人的声音。告别白衣飘飘的年代,已成为中年大叔的高晓松说这14年最大的感悟就是万物生长:“我原来以为自己特别非凡了不起,我会过一个特别不一样的人生。但这14年过来,我发现我和所有男人一样。20岁时写的《青春无悔》、《同桌的你》,是觉得世上只有我这一个好男人。但现在我和所有人都一样,才会写一些平凡但有意思的歌。”

高晓松说这些话的时候特别文气,但话音一转又恢复了人们想象中的高晓松,“但我有坚持,就是不买房子,我租房子住。”“你老婆会答应没有房子吗?”“我骗她啊,说服她啊,你看咱们不买房,全天下都是咱们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咱们的。”高晓松不买房子是源于小时候他母亲的教育,“我妹妹现在也没买房子,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

“现在到40岁,我觉得每一天都特***,***得都有点儿像是老天搞错了。不单是青春无悔,我跟我老婆说,我不敢再活一次,因为每一天已经特别***。”已经结婚生子的高晓松,现在的每一天都觉得是老天的恩赐,根本不担心以后还有没有唱片,“我可以一直写音乐,最幸福的事就是这个。像我这样乱七八糟的这么长大的人,竟然还有人用我的作品在某个夜晚抚慰心灵,我觉得特别***。”

关于混搭的质疑

除了高晓松典型的民谣小调外,专辑中还收录了两首他前几年创作的摇滚歌剧《黑暗的崛起》里的选段,一首是由郑钧和莫华伦演唱的《英雄》,还有莫华伦和许茹芸的《谁持风霜》,这两首流行与歌剧混搭,是《万物生长》这张专辑里最受诟病的歌曲。对于这些质疑高晓松显得特别坦然,“歌剧这种东西放在流行唱片里,需要气氛积累。《黑暗的崛起》已经录好有四年,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把它弄出来。我想我出第二张唱片肯定比较受关注 ,我就将两个选段放里面,试一下,也算是预热一下。”

是不是吃老本儿

有人说,《万物生长》是高晓松在吃老本儿,依旧在延续《青春无悔》,高晓松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表示一个人的作品永远是在延续,“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情结,包括新唱片还在麦田出。这个情感很重要,可能过几年就没有唱片这个东西。我们这种老牌的音乐人,从小是对唱片充满了膜拜和敬畏。如果《万物生长》是最后一张以唱片形式出的专辑,我当然是希望有始有终。”曾轶可为何不出现新专辑里有刘欢、郑钧等比较老资格的歌手,也有陈楚生、谭维维新生代的歌手,但是没有之前他参加选秀评委时力挺的歌手曾轶可。至于曾轶可的声音没有入选这张作品集的原因,高晓松说曾轶可的长处在于创作。再问他是不是只会让他认可的声音来唱这些歌时,高晓松说:“我不认可的声音,别说唱我的歌,出多少钱买我都不会给。我写的歌都是我想表达的,我当然得找能表达的人来唱。”

网络首发区别唱片

《万物生长》先进行无线首发,虽然网络的存在让唱片市场生存空间更小,但高晓松一向喜欢通过网络来推介自己音乐。几年前,他化名“矮大紧”在博客上贴了两首歌《彼得堡遗书》和《杀了她喂猪》,用词之大胆、曲调之乖张,让人明白了高晓松为何要取这样一个笔名。这两首歌都会被收录进稍后发行的《万物生长》实体碟里。

高晓松语录 经典语录

这么多访谈节目,晓松奇谈是个很特别的存在。

其核心在于,高晓松是个博文的杂家,同时又是业参与度极高的制作人,所以对于人物、事物,访谈也好,评述也罢,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有自己的信息输出

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其他访谈节目,都有套路,都是以被访谈人为中心,把观众想要了解的给引出来,主持人的作用就是一个媒介和桥梁。

但是高晓松不是,尤其是在做人物访谈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记者的角色在提问,而是作为对谈着,在交流。这个非常之重要。两个人在交流的意思就是,我们说的话,观众作为第三者有可能是听不懂的,或者接受不完整的,这和其他节目需要让观众尽可能的明白,尽可能多的接收信息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这个节目是有门槛的,有些人会觉得他们说的没意思,或高深或专业,也就不关注了,另一方面就成全了有这样信息接受能力的观众,于是节目的层次就做出来了。他不必媚俗,更不会烂俗,尽管也会找热门话题,但不会被观众牵着鼻子走,想必这也是节目设计时就有的定位。

这样的分层和定位是非常必要的,毕竟现在类似的节目太多了,这样的品质可以非常清晰的分流观众,让想看的人看到,给他们最想看的东西,这是其一。

另外一点厉害之处,也算核心竞争力吧,就是能请到很多牛人,并且是大热的人。这个其他节目也不能比拟。比如《邪不压正》正热的时候,他请到了姜文对谈。同时姜文也参加了窦文涛的圆桌派。窦文涛也算伶牙俐齿了,还要拉上马未都和孟广美一起座谈,才把各种话题圆下来,显然里面有设计,姜文显然也不爱跟着走,就是参加节目的状态。跟高晓松对谈的时候,姜文盘着腿,真的进入的是聊天的状态,双方你来我往贡献了大量信息和观点,煞是好看。

再如《影》大热的时候,请来了张艺谋这样的神存在,之前《十三邀》请过导演,导演厚道,聊了不少心声,更像是表白自己的不容易。在晓松这就不一样,其实是借着晓松的导引,把张艺谋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展现出来了,之前很难听到。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答案要有价值的多。

如何评价高晓松的《晓松奇谈》?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

歌词·乐观·励志·忧伤

一百个“我爱你”难换一句“我爱过你”,前者让人笑,但不一定真;后者让人哭,但是真情。

——高晓松

美国偶尔也碰见中国人装香蕉逼,***装ABC不会说中文,这点上我继承了痛恨必须雷劈的传统,令其露出左上臂,一颗牛痘表示此货来自大陆。

——高晓松

生活不光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

你杀气太重,难成盖世英雄。

——高晓松

美国的整套制度,不是大家***统一思想,认为民主好、自由好、平等好,而是大家来博弈,其实民主、自由和平等这三样东西是矛盾的,平等就会限制自由,民主肯定是会破坏平等。

——高晓松

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于是又是疯狂,有时迷惘,有时唱。

——高晓松

爱情·歌词·心灵

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高晓松

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高晓松

人生·励志·心灵·心情

关于爱与等待,誓言和时光,如今生活水落石出,真好。

——高晓松

岁月长,衣衫薄,各位,来日方长。

——高晓松

以一天盛开的疯狂,用一生埋葬。

——高晓松

相信爱的年纪,没能唱给你的歌曲,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高晓松

歌词

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一梦未醒已委身尘土,毫无防备。

——高晓松

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的斜。

——高晓松

你举着一支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

——高晓松

歌词

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疑似认识的人太多,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熟人千丝万缕导致不敢放开吹牛逼的痛苦。

——高晓松

如丧,我们终于老的可以谈谈未来了。

——高晓松

在我的兴趣爱好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高晓松

青春之丧,来于你无欲之韶华,逝于你无望之山岗,昨日已靡,前路迢迢,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一梦未醒已委身于尘土,毫不防备。

——高晓松

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谁是高晓松, 我不认识,我只认识矮大紧。嗯?你们不认识矮大紧,那么容我上张图。我特别找了张萌萌哒款的,不用谢,我就是一直善解人意的小公举

说起晓松奇谈这个节目,我先不说这节目本身好不好,但就是每次他一出来就是头仰这个角度,满屏就是一个大头,我都觉得辣眼睛,所以,我每次都不看画面只听声音,实在是有点辣眼睛。

其实我挺不耐烦他的,他说他不夸美国,但言词间对美国多人夸赞,我有时候非常想甩他一脸,美国那么好,你丫就甭回来了,呆着吧,回来干嘛啊,挣钱呐!不要吃着人家饭还说做饭的人丑,行不。

但是他确实知识量够丰富,尤其喜欢听他谈各种国事实力,对于我这种完全不懂的女死宅来说,反正他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也讲过一些中国古代的琐事,诸如婚姻制度青楼镖局,还有带着一种矫情的得瑟讲老北京的城,老北京人和老北京的人事儿,其实我还是挺乐意听的。

怎么说呢,一期比二期好,可预见性的,二期比三期好,三期比四期好,我不是说这个节目就他妈要完蛋,而我感觉矮大紧有点膨胀。

哦,高晓松还自建了图书馆,力求让自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就算你是白丁,拿着***可预约前往,完全不收费,图书馆名字叫《杂?书舘》(杂是杂的繁体),。而且他还会不定期和朋友们在那开文史沙龙,奇闻说今古,是相当高。

建议大家无聊又不想看书的时候还是可以听听晓松奇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高晓松还是有点真材实料和一颗爱读书的心。除了晓松奇谈其实还有一档脱口秀节目深得我心,那就马未都老爷子的《嘟嘟》里面多是于古玩有关,相当的长见识。我是马未都老爷子的粉。在这里强推一波。

不管高晓松也好,矮大紧也好,只要他不作不妖不装X,我还是很愿意听他叨叨的,希望以后多叨叨一点历史相关的东西,唉,也不知道高晓松能不能看得到呢。

·············又开始吐槽的除魔小能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什么意思

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每个人的诗和远方以及自己追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晓松眼中的诗和远方。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说高晓松的家庭背景:高晓松是很***的,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家庭,如图:

高晓松也说自己的基因是比较好的,因为家庭背景让他有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基因,(没事的时候就泡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一个乐观的基因,家庭条件当然也属于中国上层。 ?

好了,回答正题,高晓松眼中的诗和远方是什么样的?

高晓松擅长三个领域,一个是导演、一个是音乐、还有一个就是文字。他眼中的诗是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东西,是一种经历过人世红尘后,看穿一切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诗,目前高晓松是向往诗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关于远方,高晓松自己也有提到过,就是他第一次去厦门的时候。当然眼前的一切都对他来说是陌生的,那天,天下着雨,空气中有一股海水中的腥味,路牌上一些看不懂的地名,身上也没有钱,抱着一把破乐器。(好像是吉他,记不清了)

突然,高晓松感觉到自己到了远方,心中的那个远方,这不就是自己渴望的远方么?远方就是无穷远的地方,远方就是永远看不见的地方。但是,高晓松突然感觉来到了远方,此时,他的内心是幸福的。

以下为百度百科资料,当时他的主要作品就是在“心中的远方”创造的:

1990年高晓松在校外和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暑***他和老狼忽然收到海南岛一家歌厅的邀请前去驻唱,返回时因路费不足,高晓松辗转来到当时厦门大学的“校中村”东边社暂住了大半年时间,包括《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在内的许多校园民谣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初稿。

高晓松入职哈佛被嘲讽,他的有趣你没懂

该句子的意思是:

生活的节奏不能被眼前的环境所困住,不仅要看到压力线下,波涛汹涌,枯燥乏味,而且要追求内心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找到梦想的方向,努力追求和生活的精彩,而不是井底之蛙。

这句话是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原文摘要:

诗和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固执地把微醺的日光阻挡,近乎疯狂

梦里几度回首,轻声吟唱

谁愿摆渡那条忘川河长,将前世遗忘

依稀旧时模样,梨花***黛柔肠

打着竹布伞的姑娘,潜行在烟雨深巷

那些残破的影像, 如旧日故事

扉页泛黄此生里,宿命化为一场花葬

寻一方青石无恙,踏一片净土安详

如此如此,又是一番模样

白话释义:

母亲带着我妹妹和我在颐和园走廊里,谈论着每一幅画的意义,用对联读着每一座古屋前那些悠扬的文字,在走廊走廊里让我们猜猜那些拆下的石头和木桩的作用,从这些静止的物体中讲述着生动的历史。这些腐朽而深刻的历史告诉我和我妹妹世界的浩瀚,生活的疏忽,以及美的永恒。

在我母亲告诉我们的许多话中,最真实的一句话是:世界不仅是现在的一丝不苟,而且是诗和距离——事实上,诗是你心中最遥远的部分。在我姐姐和我长大的那些年里,我们周游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买过一座一英尺高的房子,因为我们一直相信诗歌和距离是我们的家。

扩展资料:

“诗和远方”是指理想的生活,源于高晓松的名言“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句话感动了许多70年代后、80年代后的人,成为一道著名的网络鸡汤。

2016年,高晓松推出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

普通人所谓的“苟且”,其实就是他们自己。“诗和远方”是理想的生活。事实上,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是重复的、单调的或有压力的。虽然想象是美妙而有吸引力的,但如果你想着陆,你仍然必须回到日常生活中,木柴、大米、油和盐。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主要突出的是“不止”他没有否认任何人的一丝不苟,但他也强调我们不能忘记诗与距离。

诗歌和距离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写出精彩的诗歌,并驱车到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它更代表着一种对自己存在的美好向往,一种真正的“爱、欢乐、和平”在你心中追求生存。

诗代表生命之诗,代表生命之诗,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兴趣和生命的思考与诠释;而距离是你心中从未触及的净土与向往,它可以是你心中的梦想,可以是一个人,甚至可以是你未曾吃过的美味。

前天,高晓松正式在哈佛大学入职成为研究员,任职东亚语言与文学系。

在微博里,他晒出了工作证,有些激动地说,自己要认真做点研究,努力做个好的知识分子。

本是值得高兴的事,谁知,粉丝的祝福还没送完,争议就来了:

这个“研究员”的职位,到底够不够“高级”?

有网友注意到,高晓松贴出的图,显示自己在哈佛的职位是associate,于是“科普”道:哈佛大学的associate要求是本科学历以上,有系里教授的邀请信,本人简历,英语水平声明。待遇:永远不发工资,不算哈佛大学雇员,不享受任何***,每期至少三个月,可无限期延长,每五年院长评审一次。

本科学历、有推荐信、不发工资、是临时工……言外之意,去哈佛做研究员,门槛实在太低了,也值得说道?

其实,去年就有人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图书馆见到了高晓松。

高晓松晒出的截图里提到的FAS(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囊括了哈佛的本科、工程学院、进修学院,和最大的研究生院GSAS(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他在的东亚语言与文学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就隶属于GSAS。

按照高晓松以往的经历来看,他此次“访学”,虽然无法确定是由学校外派,还是凭其他渠道,但至少可以确定,此行对高晓松没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要求,也与教授、研究生等学术职级无关,他只是去独立做学习、研究的。

有人“看不惯他云淡风轻装X”,但喜欢他的人依旧喜欢。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走过万里路,去过几十个国家,最大的爱好是满世界跑着玩。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读过万卷书,“成长的年代没微博,也没电视,收音机天天播《岳飞传》,大家是读书长大的。当时我家有好多书,走廊里都摆满了书。”

很多时候,他就只在节目里坐着,拿一把扇子,谈他去过的那些地方,谈他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儿,却也值得玩味。

聊历史,古今中外,任意一个话题,都能侃侃而谈。

谈世界杯,他能从足球强国的国旗,文化,历史,讲到它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奇葩说》有一期话题,谈到了生死:“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高晓松的回答是,我会鼓励你撑下去,但也尊重你的选择,我要告诉你一句话:

你是那颗星星

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

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

它变成了暗物质

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

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

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

无论,你在哪里……

把现场的嘉宾都听哭了。

他自己说,聊这些话题的时候,就把东西串起来了,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完整的结构,能感觉到, 自己在变得大而整。

曾经母亲教育高晓松,说过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话像钉子一样钉在高晓松心里,长大以后,他把它写进歌词。

很多人都问高晓松, 远方有什么?

其实他自己就做过解读: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 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辽阔,这是高晓松很久很久之前给自己的定位。

带刺的自由不羁

做研究员是为了更好地探索远方,眼前的生活倒也不能过得无趣。

***沦为表情包这事,高晓松异常看得开。

他说自己一直是个活泼的文艺青年,只不过这几年社交媒体发达了,才被别人发现, 但 从没想到过颜值还能成为生产力。

“凭什么只能长得好看的人***,我们就不能***?”

因为长相问题受到调侃,他反而很开心:“自从我开始发***,就没什么人骂我了,人家觉得你自己都把自己弄成这样了我还骂你干嘛?”

最后煞有其事地分析出了一个道理: 人不能高高在上,高高在上肯定要骂你的。

他的有趣,这么多年好像也没变过。

一天,大学时期的高晓松兴致冲冲地回到宿舍,“哥们今儿当了一回陈世美!”

结果上铺的兄弟问,“陈世美是谁?几年级课本里的?”

高晓松后来用“夸张”二字来形容室友的无趣。

之后,这个从没看过课外书的室友每天都问高晓松一个问题。也引得高晓松在多年以后,因为一通和老同学的电话,就写出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寂寞的回忆

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

如今再没人问起

2009年,跑调的曾轶可在参加《快乐女声》时受到极大的争议,评委包小柏因为她进了20强,留下一句“她留我走”后就愤然离场。

当时还在美国的高晓松收到了电视台寄来的歌曲小样,立刻飞回中国,到节目现场支持当时只有19岁的曾轶可,隔空与包小柏“对着干”。曾轶可被淘汰时,高晓松说,“回去好好休息,下周开工做专辑,我做你制作人,我挺你到底。”

他说,“ 争议 总会结束,只有感动会落地生根。 ”

高晓松被曾轶可感动了。也毫不避讳地相信自己的音乐可以感动他人

“所有反对曾轶可的人,他们一辈子写出来的歌加在一起,还没有曾轶可两首歌有质量。”稍停顿一会,他又补充了句,“ 更别说跟我比了。 ”

有人说,高晓松在90年代写了几首校园民谣后,就没什么亮眼的作品。

但他对音乐的敏感与品位,还是让人折服。

萨顶顶是中国首位被格莱美邀请的歌手,2007年,她的专辑《万物生》入围“最佳时节音乐专辑奖”,主打歌曲就是高晓松填词的。

萨顶顶说,自己非常感谢高晓松,因为在没人对这种音乐感兴趣的时候,他第一个说“非常好”,而且找了很多词作家来助阵,他也亲自出马,所以才有了之后的《万物生》。

他做事,讲究的就是随性和从心。

高晓松说,如果我的钱只够做一件事,在旅行和买房子之间,我会选择旅行。

年轻的时候,是到一个地方,买一辆车。玩腻了再把车卖了,去下一个城市。

帮人弹琴,跟人卖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他心中的自己,该是永远随性而自由的。

他每年给自己定一个挣多少钱的指标,指标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既痴情也无情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高晓松也早恋。高一时,他和当时的女友分手了。

女孩给了他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最后一篇是绝命书,写着“我要先去我们约会的每个公园都看看。”

吓得高晓松以为女孩出事了。全校老师分头去那些公园找,都没有找到那个女生。

高晓松回家后告诉母亲,那个女孩***了。

母亲却说:“放屁!她要是为你死,我早就为你死了。”

女孩果然没有***,那天只是待在家里。

后来在厦门流浪、做摇滚的日子,他又恋上了一个小姑娘。“ 拉着手在夜凉如水的东边社幽深小巷里,接了10分钟41摄氏度的吻。 ”

沈欢是高晓松的第一任妻子。

1999年的7月3日晚,驾车在街上闲逛的高晓松,在对外经贸大学门口见到了沈欢。与所有俗套的才子佳人故事一样,高晓松对她一见钟情。

他的求婚,非常戏剧性。

乐评人李皖在《两个高晓松》一文中回忆:

有次我们一起吃饭,旁边坐着记者,高晓松一手抱着欢子(沈欢),一手给我看他腕上的伤,几枚灰蓝色的印痕,清楚***。这些印痕是高晓松向欢子求婚时,用烟蒂一次一次烫上去的。烫到第三次时,欢子同意了。

两人从认识到结婚,不过四个月而已。 三年后,两人分道扬镳。

对“自由”的追逐让高晓松看起来没有“专情”这种品质。爱了,就轰轰烈烈,不爱了,便抽刀断水,断得干净利落。

第二段婚姻,情定洛杉矶。正在迪士尼游玩的高晓松,突然就向徐粲金求婚。当晚,两人就去了市政厅领证。

美国结婚需要证婚人,两人和另一对前来结婚的情侣,互相当了证婚人。就这样,徐粲金嫁给了比自己大了19岁的高晓松,他们有了一个女儿。

2007年结婚,2013年离婚。高晓松的爱情没能走过七年之痒。

离婚后的徐粲金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大病初愈、死后重生的人”。“一切猝不及防,我像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

后来她解释,这种感觉不是因为惧怕别人的嘲笑和询问,而是因为内心深处,无法接受婚姻失败这件事。

她依然感激高晓松带来的一切。

“当我遇见晓松,我充满热诚拼尽全力去爱。 他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为我打开很多扇窗户。”

和平分手后,两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精彩。

胸怀不止远方

《奇葩说》第一季海选现场的舞台上来了一个清华的博士生,叫梁植。

他说自己本科法律、硕士金融、博士新闻学,希望导师给出意见,自己以后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

作为导师的高晓松当场被激怒,他说一个名校生对于国家、社会没有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于工作,没有胸怀国家的格局,甚至直言“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在高晓松的眼中,名校是“镇国重器”,梁植拿到了毕业生的学历,却没有做到一个名校毕业生胸怀天下的格局。

清华学子的选择应是“胸怀天下,改造国家”,这是高晓松的执着。

虽然他也喊自己是“戏子”,但没有一味地投身大热的节目,而是做起了文化脱口秀。

别人都说这种节目不会红,他却坚持做,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的工作生活变得有趣一点。

“在互联网时代,你们为了理想去奋斗,没有时间读书,那我来替你们读,你们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不仅如此,除了综艺节目,他还在互联网公司任“文娱战略***”、做书馆,少年开始入行,摸爬滚打,辗转在音乐、**、电视、出版、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各个领域,“对行业是有很多感情,为了行业更好,即使花很多精力,也觉得值得。”

在高晓松看来,这个行业应该更好,更向前进、更与时俱进,更被人尊重。“ 一起努力能够把这个社会、国家、世界向前推进,是个很幸福的事。 ”

就像他在《晓说》里感慨: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一地鸡毛与诗和远方或许从不曾真正对立,就像月亮与六便士,弯腰捡便士也可以抬头赏月,独善其身时也可以考虑兼顾他人。

高晓松不是神人也不是大家,笔名“矮大紧”被无数网友戏谑为: 长得不高,脸大,穿衣服还紧,他的***更是惨不忍睹。

但也有人说:如果说高晓松外表的颜值来打分只有60分的话,那么他内心中那个无比浪漫的诗意世界的颜值,配得上120分。

不得不说,这个拼颜值的世界里,即使你可以拒绝吴彦祖的颜值,却无法拒绝高晓松的才华。印证了那句“好看的皮囊有很多,有趣的灵魂却难求”。

欣赏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理由,因为有趣,所以喜欢,仅此而已,但也够了。